精心态度 细节品质 对榆林高新区城市公用设施“精细化”治理的思考
张生良
目前,榆林高新区居住人口达12万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共117家,居民小区67个,市政公用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城市品质、居民幸福指数指标等也在逐年稳步提升。但也存在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标准较低、细节与数据分析不到位、责任制度体系不健全、提升优化管理服务理念不足等诸多短板。
为更好地服务和推动榆林市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城市的建设,榆林高新区必须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努力提升城市规、建、管综合水平,努力将高新区打造成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
科学规划,筑牢城市治理基础。立足区情实际,在全面、详实查清高新区市政公用设施整体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科学提出优化提升工作方案,为实现精细化治理奠定坚实基础。与名家名院合作,形成优秀、合理、完善的顶层设计,并严格落地执行。按照区域、街道、建筑以及人口构成,突出不同文化内涵、打造特色街区。对不同区域道路、街道、路缘石,沿街立面建筑和围墙,重要空间节点、公共设施等进行整治更新。
精耕细作,打造“会呼吸”的生态城区。对区内明珠大道、沙河路、榆溪大道等立地条件好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对建业大道、榆溪大道等控制红线达到10米的人行道,进行绿化补植和增设休闲设施,提升街道品质;挖掘城区中被忽略的“边角料”区域,按照共享见绿、见缝插绿的原则,打造各式各样的街心绿地;将排入榆溪河的雨水、符合环保要求的反冲洗水等加以利用,在人行道宽度允许的路段,打造小桥流水小景观,增加城市的灵气。
破除障碍,理顺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在区级网格治理服务平台统一调度,以榆林大道为界,成立南北“2”个网格管理中心,并结合实际,创建10至16个标准化管理网格的“1+2+X”网格化治理服务体系,集中应急值守、城管执法、公共安全等功能,破解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等效能堵点,厘清监管职责、实现监管主体全覆盖,全面推动高新区管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
依托党建,形成城市社会治理新格局。良好的社区治理必然是有温度的治理,着力构建高新区管委会、街道、小区三级联动架构,从人际交往关系入手,推动社区陌生人的熟人化。构建便于社区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如微休闲空间、网络虚拟社区、广场公园),组织社区居民有兴趣的公共活动,形成交往。以党建柔绵浸润却又坚实有力的治理力量,链接社会资源,以举办党员大课堂、公益宣传等活动,重点推进文明城区创建。
新闻推荐
初次见到赵老师时,她穿着一件黑色短袖,下面穿着黑色的纱裙,踩着一双黑色的鞋,再加上一头凌乱的卷发,阳光照耀着她,身上散发着金...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