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以观历史的厚重

榆林日报 2021-05-18 08:13 大字

安娜

没有博物馆的城市是无趣的。一座城市的文化,在博物馆中可以得到最直观、最便捷的反映。故宫博物院前掌门人单霁翔就曾经这样诠释博物馆的功能:“精神的家园、文化的绿洲、知识的殿堂、城市的客厅、文明的窗口。”在一座城市当中,有且只有博物馆能够遗世独立,于喧嚣浮华中以旁观者的视角,不动声色地记录着城市发展的步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城市因博物馆的存在而愈发深沉、厚重。

人类文明是一个“收藏癖患者”,对,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整合人类文明,再传递下去的地方,走进其中,我们可以与历史对话,反思对现在的理解,收获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知识。

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又如期而至。暂停之后,如何更好地前行?今年与之相应的博物馆日主题就被确定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号召全球的博物馆在应对多重挑战中,及时调整完善自身功能定位,积极探索发展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方案、后疫情时代的复兴之路。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骤然发生,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来可以平平常常就能走进的博物馆,也不再是一件可轻松实现的事。过去一年,博物馆最热门的观展模式无疑是“云上”看展。大量的博物馆项目转到线上运营,虽闭馆但不闭展,一件件凝固了人类文明之光的珍宝,通过互联网和VR、AR、3D全景等技术生动起来,以高水平的交互设计破解了传统布展的局限,以更清晰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科技之光带来的创新体验,确实解了燃眉之急。然而,高科技时代与厚重的文化历史、文物遗存的碰撞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我们还能遇到多少妙趣横生的新玩法?只有走进博物馆的大门,行走在历史、空间的脉络之间,才能获得更充足的体验感。

重塑与恢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博物馆的光芒不会被阴霾所遮盖。其实,危中寻机的实践已经告诉我们,博物馆与我们之间的连接远比想象中紧密,而且今后一定会更加紧密。榆林,陕北之北,史上的九边重镇,今日的经济强市。榆林历史悠久,有太多太多的故事,写在夯土层的褶皱中,写在瓦罐的纹理间……今年的博物馆日,榆林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也紧跟主题,精心策划,使尽浑身解数,让一个个冰冷的展品“苏醒”、让它们“开口讲话”,让它们“活了起来”,演绎专属榆林的文明记忆、精彩故事。在今天,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博物馆,找寻古老的榆林文明,感受榆林绵长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打开一个更璀璨的新世界。

新闻推荐

榆林市不动产登记公告

经初步审核,我局拟对下列不动产权利办理首次、变更、抵押、转移和换发证书登记业务。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