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进山”换孩子们“出山” 记榆林市十大杰出青年邱超

榆林日报 2021-05-18 08:04 大字

邱超在给孩子们上航模课。 任惠 摄

记者 任惠

核心提示

1991年出生的邱超来自河北,中共党员。2016年,他毅然放弃北京的“铁饭碗”,来到离家600多公里的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他的到来,让许多面临辍学的学生重返课堂,让孩子们能到大城市参观游学,看到走出大山的希望。

1、追寻梦想 青春无悔

佳县是榆林较为偏远的县区之一,程家沟村更是山大沟深,条件艰苦。今年刚刚30岁的邱超在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已有6个春秋。上大学时,他家庭生活困难,曾得到过老师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资助,所以他心里一直有个念头,那就是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大学毕业后,他在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消防支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陕北佳县程家沟希望小学有一群留守儿童,实地考察后,他决定来到该校支教。刚到佳县时,他每天吃的是土豆炖粉条,有时甚至要吃发芽的土豆,肚子不舒服,经常要吃药。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语言的不通和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但他没有任何退缩和抱怨,毅然决定留了下来。

2、六年公益 播洒希望

程家沟希望小学有180多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75名,贫困生占了75%。有很多学生因家庭困难不得不早早辍学,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到程家沟希望小学,邱超便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所有的贫困学生家庭。作为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他深知农村孩子上学的不易。凭着当初在北京工作时积累的人脉,他为43名贫困学生找到了一对一资助对象,并制定了详细的资助方案。在小学阶段,每生每月可获得300元资助金,随着孩子们将来升上初中、高中和考上大学,资助金还会进行适当调整。总之,只要他们努力学习,就会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

程家沟希望小学有许多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得不到父母的陪伴,表现出自卑、自闭、胆小、怯懦等性格特征。邱超努力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他在学校成立志愿者服务队,让孩子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学会感恩,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建起“留守儿童之家”,每月都为孩子们过集体生日,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在学校班级管理中,他尝试多种管理模式,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设立“进步奖”“励志奖”等助学金,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开设《行为管理》课程,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邀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向孩子们分享他们的成长经历。在被选举为佳县团委兼职副书记后,他积极了解全县困境儿童情况,进行资源整合,争取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身上,为佳县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点燃希望 实现梦想

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精彩的世界,是不少山区孩子的梦想。邱超想尽办法,先后带领8名教师、72名学生到西安、扬州、常州等城市的小学、大学参观游学,为孩子们打开心窗,让孩子们看到实现梦想的可能。2017年,邱超募集到3万元资金,建起学校航模队,并带队参加国家和省市各类航模大赛,斩获不少金牌和银牌,其中有7名学生因航模比赛成绩和个人文化成绩优异,被市里的重点中学特招,改变了命运。

邱超放弃大城市优厚的工作待遇,一个人来到程家沟希望小学支教,但远在河北农村老家的父母已不再年轻,加上弟弟残疾,日子过得更加清苦。每每想到这些,邱超心里充满歉疚之情。邱超说:“父母为了我,牺牲了很多,觉得特别对不起他们。但我现在想得更多的是山里的孩子们,他们更需要我。希望孩子们能用知识改变命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新闻推荐

小展厅凸显“高新”特色

记者宋炜庞亚飞“这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矿用乳化液泵站,已在榆林高新区投产。”“这是新型建筑材料,其主要原料是沙土和发电...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