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林转变为经济林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在榆林市成功应用

榆林日报 2021-04-23 08:10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志东 李杰) 春归大地,绿意生发,植树造林正当时,记者日前在榆阳区小纪汗镇林场苗圃基地看到,一群林业技术工正忙着剪掉樟子松的头,随后嫁接上红松的穗。

据榆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项目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张林媚介绍说,红松在榆林这片土地上无法适应生存下来,种上的基本都死了,所以后来搞起了樟子松嫁接红松的科研课题。

据了解,榆林研究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由来已久。从2011年开始,研究的课题主要有“榆林沙区樟子松嫁接红松适应性研究”“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研究”“沙区樟子松嫁接红松示范造林”“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示范与推广”“樟子松嫁接红松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5个子项目综合体,目前各项课题研究均取得丰硕成果。2018年,仅在小纪汗林场昌汗界功能区完成的606亩樟子松与红松嫁接苗混交林,成活率达95%以上。

目前,榆林大地上栽植的樟子松面积已达150万亩,极大地改变了榆林地区的生态环境,但樟子松的经济效益并不突出,而红松的果实和材质均优于樟子松,通过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发展红松林业经济,不仅能减少林地抚育管护的成本,更能带来长期可观的经济效益。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的成功,可以说是榆林市林业的一次革命,它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价值。”市林业研究所所长张泽宁说,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推广应用了1000亩,今年还将计划改造20万株苗圃地里的樟子松。

新闻推荐

《榆林日报》作者稿费发放启事

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取消大宗汇兑业务,《榆林日报》作者稿费现已无法通过该行继续发放。根据相关财务管理规定,从即日起《榆...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