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幸福晚年加持更多服务保障 榆林市政协委员为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言
□ 记者 满淑涵 高三宝 许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晚年生活品质问题。在刚刚闭幕的榆林市两会上,医养康养融合、适老化改造、养老人才培养等涉老民生期盼成为委员们建言聚焦点。
“我今年关注的是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高新医院党委书记李源在调研中发现,失独、伤残家庭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平均年龄超过50岁,基本没有稳定工作,家庭收入单一,且大部分老人患有不同疾病,身体状况较差。“甚至部分老人经历失去子女的打击后一蹶不振,身心受到严重创伤,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长期卧病在床。”
2019年到2020年,榆林市计划生育协会联合榆林高新医院,对全市计生特殊家庭成员开展了系列健康服务。在服务过程中,李源了解到,失独老人往往对生活和工作丧失热情和信心,不与他人抑或是亲戚朋友交流交往,如果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心理辅导,极易陷入抑郁甚至走上轻生之路。
“目前,榆林市共有315户合计493名失独、伤残家庭成员。保障这类人群晚年生活无虞,急需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试点工作。”李源建议,当前应对全市失独、伤残家庭进行筛查,经科学评估后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摸清失独、伤残家庭成员身体情况和养老需求,将其分别归档为集中供养、日间照料、居家养老三类养老方式,签订服务协议,量身定制方案,提供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心理干预、休闲娱乐等多元化服务。“针对具备自理能力或另有其他家庭成员需照护的失独、伤残家庭,还可以实行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提升失独、伤残家庭老年人幸福指数。”
“全面推进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改革试点,加快建立‘一院、一站、一中心’嵌入式养老服务体系。”今年榆林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此列为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任务之一。
优质便捷的家门口养老愿望如何实现?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天丰昌医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强认为,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精简行政手续,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激发民营企业参与养老事业的积极性。通过政府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养老服务招投标加分认证、降低税费和融资成本等方式,支持发展养老产业新兴业态,鼓励专业养老服务供应商品牌化、连锁化运营。
“此外,养老服务人才短板亟待补齐。”杨玉强还建议,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和继续教育制度,鼓励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开设相关课程,建立专业化老年人服务护理学校,加大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培训力度。同时,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人投身养老事业。
榆林市政协委员、榆林市伟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郝铁梅调研发现,养生养心养老的旅游休闲方式越来越受青睐,康养成为热门研究课题。借鉴武当山太极国际功夫小镇、南京汤山温泉康养小镇、覆盖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的奥伦达部落特色小镇等模式,可在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海流滩村投建康养小镇项目。
郝铁梅认为,海流滩村交通便利,邻近榆神、包茂高速路口,210国道、榆神公路沿村经过,公交车、村村通小客车方便到达,且村内榆东渠贯穿南北,水资源较为丰富,“杜八黑猪”、有机沙葱、柳艺文化等特色农产品和乡土文化拥有良好口碑,“结伙盘场”“伙聚盘居”的伙场民宿别具一格,丰富的康养资源可满足生态体验、度假养生、休闲娱乐等不同需求,在此规划康养小镇大有可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晓慧谢妮妮)随着造林绿化的不断开展,榆林市境内黄河流域森林植被逐年增加,生态状况持续改善,但距高质量发展的要...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