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托付 爱的陪伴 榆阳区部分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调查

榆林日报 2021-01-04 08:44 大字

榆林市第十八小学的学生们在教室里吃午餐(资料照片) 扫描下载“榆林发布”客户端,参与百姓问政

记者 贺源

核心提示

课后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早在2017年,教育部就提出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解决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迟无法接送孩子的问题。从2019年5月开始,榆阳区试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9所小学和1所中学开展了此项服务。

最近,有部分网友通过榆林百姓问政平台反映,榆阳区部分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导致学生放学晚、收费多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这项为解决家长接送学生难题而开展的民生工程,进展情况如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些情况,记者深入榆林老城区、西沙片区和东沙片区等地的多所学校进行了随机调查。

学生家长:

学校未强制要求收费也较为合理

“我的孩子写作业比较慢,在课后有老师辅导,不会的话可以随时问老师,老师讲得比较详细,孩子作业完成的效率也较高,晚上就可以早点睡。”榆林二小一位家长说。在调查中,多数家长认为学校课后辅导质量较好,学生在校就能及时完成作业,午餐营养搭配也较为合理,避免了挑食,给家长减轻了一定负担。

2020年10月16日,榆阳区发改和科技局、教体局联合印发的《榆阳区区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规定,课后服务主要包括延时托管、集体活动和午餐供应,属于服务性收费,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收费标准参考价格为每节课每位学生收3—5元。同时要求坚持自主自愿原则,严禁以任何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参与。

调查中,多数家长表示,这项服务全部是家长自愿参加的,老师从来没有强制要求,同时收费也较为合理。榆林市第十八小学一位家长说:“一天20多块钱,有写作业、课后辅导,还有吃饭和兴趣班等,平时报一个兴趣班或托管班,比这个费用高多了。”

主管部门:

不断规范服务行为 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据了解,目前榆阳区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中,十八小、二十五小和榆林四中还开展了午餐供应服务,学生和家长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唯独对缺乏午间休息有些担忧。有学生反映,由于中午没时间午休,下午上课有时会犯困。对此有家长表示,如果能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的午休问题,效果一定会更好一点。

综合记者的走访调查,课后服务切实解决了部分家长平时因为工作忙,难以按时接送孩子的难题,各个学校也都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有序开展了此项工作,结束时间基本在下午5时40分左右,不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会在正常放学时间离开学校。

榆阳区教体局副局长申章昌说:“我们要严格加强过程监管,规范学校的服务行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指导各学校合理制定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同时要畅通监督举报渠道,让社情民意直达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强化监督,不断规范服务行为,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新闻推荐

用热血书写忠诚 记感动榆林年度人物、榆阳公安刑警大队副大队长高智君

记者高苗钟文玲2020年6月26日,命案在身、潜逃他乡近三十年的犯罪嫌疑人姚某被榆阳警方从内蒙古抓获后押解回榆林,至此,这宗...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