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观后感

榆林日报 2020-11-18 08:04 大字

刘亚莲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由《北京好人》《天上掉下个UFO》《最后一课》《回乡之路》和《神笔马亮》五部分组成。从内容上讲,五个部分其实都在说一件事——乡愁;从技术上讲,影片打破了传统电影的连贯性和持续性,用碎片化的方式,表达了一个中心思想:变化。家乡在变化,人的思想在变化,整个中国在变化。

五大部分形散而神不散,分别从医疗、教育、绿化与网络营销、科技发展和农村脱贫等方面,围绕“我的家乡”进行了歌颂,都以困难重重开头,以皆大欢喜收尾。五个部分就像是五颗珍珠,用人性的光辉这条线,将它们一一串联起来,浪漫而美好,没有一点违和感。

且不说日进斗金的票房,也不说阵容强大的主创人员,单单说一下戳中我的几个泪点。

《北京好人》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亲情,而亲情是最让人唏嘘的东西。外甥是善良的,表舅是淳朴的。当表舅为了保住外甥张北京的那张医保卡而“承认”自己是小偷时,我的第一个泪点出来了。表舅面对五万元的巨额医疗费,说回村里去吃蒲公英可以治病的时候,是我更大的一个泪点。当表舅得知办一张医疗卡需要200块钱时,又舍不得了。看到这里我先是笑,笑完之后想哭,这太符合中国农民的性格了。

《最后一课》中,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大学教师的时间和认知始终停留在他支教生涯的“最后一课”。为了帮助老人找回当年的记忆,孝顺的儿子带着老爸从遥远的瑞士回到当年支教的小村庄,与老爸那些已经长大成人的学生们一起,颇费周折地演绎了一出穿越时空的大戏,帮老人拼上记忆的碎片。从范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开始,几乎每一处都是泪点。特别是成年的学生们躲在墙后看到记忆混乱、白发苍苍的老师出现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已是泪流满面。课堂上姜小峰哭着向他解释因为没有彩笔不能画出漂亮的学校,年轻的范老师一路冒雨跑回家拿来一盒颜料,不料在教室门前滑倒了,一池水被染得五彩缤纷,看着范老师的无奈,相信许多人像我一样流泪了。范伟老师将一个把教育和学生爱骨子里的人民教师形象,给演活了。

《回乡之路》的前半部分比较平淡,到结尾的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大反转,从小男孩演讲的那一刻开始,我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当治沙英雄牛玉琴出现在镜头上的时候,我不由得泪如雨下。没有人比我们榆林人更明白,牛玉琴、石光银等治沙英雄在我们这块风沙侵蚀严重的土地上,付出了怎样的艰辛、经受了怎样的苦难,大美榆林现如今绿树成荫的景象,又是怎样的来之不易。

《神笔马亮》是一个关于扶贫的温情故事,五个部分中,这一部分笑点最多,结尾女主角铿锵有力地说到自己的老公考上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可他并不稀罕去的那一刻,我的眼泪喷涌而出。电影创作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这个“豹尾”收得漂亮、有力。

《北京好人》歌颂了党的医保政策;《回乡之路》让更多的人知道新时代网络营销的背后,有多少辛酸且励志的故事;《最后一课》把人性的光辉发挥到了极致;《神笔马亮》旨在赞颂那些战斗在扶贫一线上的国家干部。总之,任何一部经典的作品,必定与它所处的时代紧密相关,与人的心灵息息相通。一部作品,不管投资多大,不管谁来演出,能让人哭、让人笑、让人反思,就是好作品。

家乡是中华民族集体的乡愁。伴随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殷切呼唤,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家乡是无数中国人生命的底色,是“家国情怀”的精神寄托,它所蕴含的乡土文化,终有一天会凝聚成一种无可替代的民族精神,成为实现社会再生产的情感力量和推动这个时代发展的澎湃动力。

《我和我的家乡》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乡土情结”,它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长久的。

新闻推荐

榆林高新三小举办规范汉字书写大赛

本报记者吕晶摄影报道11月9日下午,榆林高新区第三小学举办了以“畅想华夏之梦,书写汉字之美”为主题的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