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二批“教体融合”项目布点学校(机构)授牌教体融合激发体育活力
女子百米赛跑(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赵娜报道 5月19日,榆林市第二批“教体融合”项目布点学校(机构)授牌仪式举行。会上,对32所项目基地学校、俱乐部、体培中心进行了授牌,同时对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轮滑、艺术体操和武术等项目布点学校(机构)也进行了授牌。
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基础,是教育和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教体融合是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科学的育人模式和体育人才选拔模式。今年,榆林市将按照“精准布点,精准选才、精准落地”的工作目标,以市体校为项目布局核心,充分发挥教育部门的资源优势,将足球、排球、击剑、体操、羽毛球、武术散打、武术套路、棒垒球、轮滑、女子篮球等11个重点项目布点到榆林市31所学校和2个体育俱乐部,市体育局负责配置教练员和器材设备资源,市教育局就系统内体育教师队伍整合利用,优秀苗子入学、升学等方面给予保障,备战省运会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截至目前,榆林市共有近4600名青少年投入到备战队伍当中。
在教体融合的过程中,将突出奥体班建设。市教育局、市体育局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实际情况,突出特色办学、因材施教的办学思路。今年开始试点成立一批“奥体班”,从秋季招生开始,各县市区至少选择一所初中、一所高中设立一个“奥体班”。“奥体班”将省运会部分比赛项目和群众基础好、少年儿童趣味较高的项目作为核心内容。将田径、游泳、足球、排球等列为开展的具体项目,确保青少年具备1至2项高水平体育运动技能,真正对榆林市学校体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起到体育带动作用。
此外,结合备战省运会布点情况和现有项目开展水平,市教育局、市体育局拟在高新区、榆阳区选择4-6所学校,作为参加省运会重点学校,利用学校教学、场地、管理等优势资源,进行集中训练,保障训练时间和训练质量。重点学校每年招收200名左右具有某项运动特长或具备高水平运动的身体条件的学生,成为省运会重点备战队员,集中在一所学校进行训练,确保每所重点学校能组建2至3个项目的精品团队,能集中高水平教练员入校,统一训练时间,统一训练强度。省运会结束后,这些项目将作为榆林市重点学校的体育遗产,进一步得到有效传承和利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高苗报道“六一”之际,榆阳区鼓楼街道办事处红文昌楼社区联合榆林市第十中学共同走进榆林市第二十二幼儿园,举办“...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