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端”,重新认识博物馆

济南日报 2020-05-18 11:02 大字

朝珠耳机 顶戴花翎官帽伞

□本报记者 李雪萌

近年来我们都知道,有些博物馆“表面上看起来是厚重庄严的艺术殿堂、背地里却是个戏精”。趁着“5.18世界博物馆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不一样的博物馆。

当然有一些大名鼎鼎的博物馆物理距离比较远,但在万事万物都可上“云”的今天,其实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A“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博物馆”系列

在小学生作文时代,博物馆的面孔是端庄严肃、古板正统的,珍贵的文物摆在玻璃罩内或栏杆后面,透着一股威严冷峻的范儿。但是网络时代,博物馆君们纷纷中了卖萌的“毒”。承载数千年历史文化厚重积淀的博物馆,一夜之间开始无限放飞自我!

一款“朕知道了”胶带,拉开了博物馆不走寻常路的序幕。国内博物馆界的带头大哥——故宫博物院,其微博仿佛被盗号,把一个高端大气的故宫IP,生生做成了一个“精分”网红!“故宫淘宝”把一个个皇帝变成了有故事的人,比如崇祯帝,是一个“悲伤逆流成河的、运气不太好的、明朝皇帝故事”;顺治帝,是一个“朕看上的人无论如何也要得到、你死了朕也不独活的千古痴情故事”;……

故宫发微博宣布“我们疯了一个设计师”。随即上书房行走同款朝珠耳机、“奉旨旅行”“肃静回避”行李牌、“顶戴花翎官帽伞”“尚方宝剑圆珠笔”“八旗子弟调料罐”纷纷亮相,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这股风潮带领下,几乎每家博物院都有人“发疯”。敦煌博物馆的飞天娃娃、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王的士兵”、河南博物院的萌版甲骨文、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杜甫很忙系列”……不走进大门,真不知道你是这样的博物馆!

“皮”起来收不住的博物馆们还主动走CP路线,比如广汉三星堆曾晒出“南宋龙泉窑青瓷长颈瓶”,称“应该是烧制的时候出了问题,这个长颈瓶弯了一点,莫名有一丝淘气的感觉”。故宫马上跟了个评论一语双关:“欢迎大家来我宫看瓷器!我宫瓷器不弯,都是直的。”

严肃了几百年的博物馆,突然有这番认知刷新,最早的尝试要追溯到20年前。2001年底,大英博物馆开始向观众免费开放。没有了门票收入,加上政府每年都在削减预算,为了让博物馆更好地经营下去,大英博物馆开始了一系列“自救”举动,其中就包括对文创产品的开发。

阿努比斯狗玩偶、“法老和他的朋友们”、维京海盗和狮身人面小黄鸭……这些新颖的设计令公众眼前一亮,开始意识到“博物馆还能这样玩!”

紧接着这股风就席卷了全世界的博物馆,卢浮宫、蓬皮杜中心、大都会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几乎所有知名的博物馆都摇身一变,加入了“看谁脑洞大”的比拼小游戏。实际上对很多人来说,一家博物馆最大的吸引力就来自纪念品店这“最后一个展厅”——“蒙娜丽莎”虽然有名,毕竟也看不出啥门道,不如买个“蒙”版的耳机挂在脖子上,既潮又酷!

精致的购物体验,也成了参观一家博物馆的重要环节。这推翻了人们对博物馆呆板、僵硬、沉闷的成见,令博物馆更接地气。

博物馆的活力在于与公众接触,放下身段的博物馆至少令人感到了亲切。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博物馆展览或文创的目的,归根结底在于公众教育,让公众更好地理解艺术品的内涵,而不是通过噱头取悦观众。B 阴谋、爱情、灵异……博物馆里故事多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到过古根海姆、蓬皮杜或者卢浮宫,但并不影响对这些大名鼎鼎博物馆的熟悉——比如一看到那个著名的巨大白色螺旋,就知道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为什么“我没见过你,却对你如此熟悉?”因为你拍了太多的电影!

文创产品无论怎么风趣灵动,也只是一种商品。真正让博物馆走进人们生活的,是那些发生在馆里的故事。在那些光影镜头里,博物馆不再只是展品的陈列室,而是上演传奇的舞台。

这要感谢那些对博物馆充满真爱的导演们。最著名的《博物馆奇妙夜》三部曲就不多说了,这个“欢迎来到博物馆,特别是夜里”的奇妙故事,给大家展示了博物馆白天一本正经、了无生气,晚上却热闹非凡、集体“轰趴”(“Home Party”的英译汉发音,其真正含义是私人举办的家庭聚会)的故事。让无数人的童年对博物馆充满了幻想,算得上博物馆的最佳广告之一。

伍迪·艾伦自称“写给纽约的情书”——影片《曼哈顿》,被影迷认为“伍迪·艾伦最美的镜头都在这里了”。这部黑白电影囊括了曼哈顿几乎全部的知名博物馆。著名的开幕四分钟序列就展现了古根海姆经典的螺旋坡道。随后的镜头继续在大都会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里驻留。在这里,失意的中年作家艾萨克在前妻、情人、女友的背叛与矛盾中纠缠,一面是伍迪·艾伦对于城市知识分子虚伪自私的嘲讽,另一面又是这个怪老头对城市文化的热爱——没有比博物馆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品质与风格的了。

作为被允许进入卢浮宫实地拍摄的影片,《卢浮魅影》和《达·芬奇密码》真实呈现了卢浮宫的内部;《国家宝藏》深度解析了美国富兰克林科学博物馆;《木乃伊归来》拆了伦敦大英博物馆;《变形金刚2》让大家见识了美国航空航天博物馆;《俄罗斯方舟》传奇性的单镜头全部在冬宫隐士卢博物馆内拍摄……

备受影迷们喜爱的詹姆斯·邦德系列影片,也是博物馆的爱好者。不管是皮尔斯·布鲁斯南还是丹尼尔·克雷格,一代代“007”都喜欢在各种博物馆里接头、密会、传递情报。

这一幢幢人类艺术创造的殿堂,从来都不仅是单调冰冷的展厅,而是装满了童年的奇思妙想、成年人的思考判断、发明创造的曲折历程、历史长河的进展痕迹,还有人们想象中的无数传奇故事。它也并不是独立于凡俗生活之外的象牙塔,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互映照。

C 让我们相会在“云”上

我们刚刚有了一个天降的宅家悠长假期,是不是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都真的闭门谢客了?并不是。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的互联网技术手段,世界各地的知名博物馆都早已登上了天边那朵“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多达300万件,在其数字展厅内,可以360度全景游览博物馆,其中有不少角度是在现场所观察不到的。

觉得远在巴黎的卢浮宫遥不可及吗?其实就在你的眼前。在数字博物馆内,可以放大10倍的数字化蒙娜丽莎,观众可以清晰看到这位神秘女神嘴角弯曲的弧度——要知道在卢浮宫内,观众平均只能停留在这幅作品前5秒钟。

上“云”方面,国内博物馆丝毫不落后。故宫的数字博物馆,收录了186万件藏品信息,运用虚拟技术,可以走进养心殿等各个建筑;通过“数字屏风”,可以试穿古代服饰;通过VR影院,更可以身临其境感受古人的生活。

敦煌研究院的“云游敦煌”系列展,观众可以全方位地欣赏莫高窟一年四季的美景,还能全景式地浏览30个敦煌石窟、榆林石窟的内景,这些洞窟跨越10个朝代。数字敦煌还将4430平方米的壁画清晰地搬上了屏幕。

疫情期间,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国内8大知名博物馆集体在线“云展览”,一日之内有近1000万人涌入,约相当于卢浮宫一年的客流量。

在“云”端,空间和时间限制都消失不见。可以尽情地欣赏胜利女神那大理石雕刻出的飘动丝绸、《清明上河图》的市井细节、罗塞塔碑上的神秘文字,想看多久看多久,想怎么看怎么看,还有着导游也讲不出的大量背景故事。

《曼哈顿》的最后,伍迪·艾伦亲自饰演的艾萨克写道:

为什么活着是值得的?这是个好问题。我想,一定存在着一些东西,使我们值得活下去。比如:格劳乔·马克斯、威利·梅斯、《朱庇特交响曲》第二乐章、路易·阿姆斯特朗、还有瑞典电影、福楼拜的《情感教育》、马龙·白兰度、塞尚画的那些不可思议的苹果和梨子、三和餐厅的螃蟹……

以及那么多各式各样的博物馆!

新闻推荐

榆林市星元医院举行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活动 宣传抗击疫情护理人员先进事迹

阳光讯(记者张壮壮文/图)为展示榆林市星元医院护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范,大力宣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突出贡...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