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最美的“天使” 记榆林高新医院养老护理团队

榆林日报 2019-11-13 05:53 大字

不善言辞的边业寸老人向护士竖起了大拇指。(榆林高新医院供图)

本报记者刘建坤 马蕊

编者按

她们,平均年龄只有28岁,工作繁琐而又忙碌;她们,每天面对的是失去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的病人,重复着又脏又累的工作。她们,时刻谨记初心使命,用所学所专为患者减轻病痛,用满腔热忱抚慰病人心灵,用敬业、爱心和真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行动折射出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她们,就是榆林高新医院养老护理团队。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之际,本报记者对该团队进行了深入采访,并从这群“白衣天使”身上充分感受到了“守初心、担使命”的真谛所在。

护士长高媛在做晨间护理查房,娴熟稳重;护士刘媛在病房里穿梭,扎针输液,脚步轻快;护士谢小凤正在给患者测血压,记录数据,认真严谨……

时针刚指在数字“7”上,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病房内,“天使”们便已开始一天的忙碌。

与其他医院的护士不同,她们长期面对的是高龄、空巢老人和失能、半失能病人,但这支由“80后”和“90后”组成的护理团队,却用敬业、爱心和真情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家人般的温暖演绎了什么是“天使”之美。

敬业:

尹买旺口中的“掌柜的”

“快让我坐到窗户边晒晒太阳。”

这是尹买旺下肢瘫痪19年,奇迹般坐了起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创造“奇迹”的,正是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的医护人员。

51岁的尹买旺是榆阳区鱼河峁镇田园村人,早前父母便双双故去。工作后的一次事故中,他为营救工友不慎受伤,腰椎骨折致双下肢完全瘫痪。因得不到专业的护理,他的下肢肌肉严重萎缩,并出现多处压疮,不仅身体情况越来越差,精神状态也是日渐萎靡。“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就是在等死。”提及过去的经历,尹买旺几度哽咽。

2016年11月,榆阳区民政局将尹买旺确定为“失能特困人员”,并将他送入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接受治疗。时至今日,高媛仍然记得初见尹买旺的模样——头发胡子长成一片,全身黑瘦,如同一棵干枯的树干。

“我心里一直发酸,因为很难想象他之前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而我需要做的,是尽全部力量改变他的生活。”高媛说,此后的三年多时间里,她主动承担起护理照顾尹买旺的工作,每天给他端茶送水,擦洗身体,因为尹买旺患有顽固性便秘,高媛甚至要用手帮他抠大便。

入院一年后,尹买旺因治疗需要,必须接受一次常规手术。当医护人员做好全部准备时,他却告诉麻醉师“我要见我掌柜的,我掌柜的不来我不进手术室。”尹买旺口中的“掌柜的”,指的就是高媛。了解到情况后,高媛立即飞奔到尹买旺面前,听到他用颤抖着的声音说:“掌柜的,我要做手术了。这些日子里,你就是我身边最亲的人。如果我顺利地出来,你还要给我当家,如果……”没等他说完,高媛就打断了他的话:“没有如果,放心,我在手术室外等你。”

手术当然非常成功,尹买旺的身体也一天天硬朗起来。终于有一天,他从床上坐了起来,能够自己推着轮椅去窗台边晒太阳了……“每天有护士照顾洗漱,有康复师指导训练,自己坐着轮椅去吃饭,空闲时间还能下棋、看书、看电视。在党的政策的帮扶下,是这些护士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尹买旺说。

2019年4月,高媛和尹买旺的故事作为脱贫典型案例被拍成了微电影《暖阳》,感动了无数人。而他们的这份情缘,只是榆林高新医院开展“医养结合 集中供(托)养”模式试点工作的缩影。

据了解,2016年,榆林高新医院在榆林市率先启动“医养结合 集中供(托)养”模式试点工作,并建立了榆林市首个医养结合的供养服务机构——榆阳区老年护理院,旨在破解榆林市高龄、空巢、慢性病、失能半失能人群在生活照料和医疗服务需求叠加下的综合养护难题。该护理院配设床位150张,并配置专业的护理、医疗、康复、生活服务设施和36名专职医护人员,形成了一整套标准化的管理服务规范,可为入住的失能半失能人员提供生活介护、心理慰藉、文体娱乐、健康咨询、疾病诊疗、康复保健、临终关怀等一系列养护服务,成为榆林市唯一集“医、养、护、康复”为一体的非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今年4月,该模式还荣获了第二届中国健康扶贫优秀案例。

爱心:

娇娇心目中的“妈妈”

在记者眼中,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的34名护理人员组成的是一支待老如亲、技术精湛、朝气蓬勃的团队。她们像一团火、一束光,将对护理事业的热情全部投入到工作中,用心用爱温暖着特困人员和无依老人的心灵。

护士长张娟告诉记者,入住老年护理院的特困人员,多是无依无靠、没有收入,甚至失去吃饭、喝水、如厕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可怜人。在床上、地上、墙面小便不说,他们甚至会像咿呀学语的孩童一样,好奇地用双手拍打着刚刚在地上留下的尿液,兴奋得如同进了水上乐园。但老年护理院团队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兢兢业业、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们。“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他们就需要我们来呵护。”护士刘媛说。

“妈妈,妈妈……”看到高媛走进病房,一个女病人突然叫起来。“这是娇娇,护理院最特殊的患者之一,也是全院的重点保护对象。”高媛说,娇娇大名叫蒋艳美,48岁的她双下肢畸形,智力低下,晚上哭着要妈妈陪睡,白天喊着要妈妈陪玩……于是,高媛便扮演起了“妈妈”的角色,每天叫她起床,帮她洗脸、刷牙,喂她吃饭,就像对待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

张娟还向记者谈起了第一次见到娇娇的场景:“40多岁的人,满脸委屈地对我说,‘你来,我给你说句话。我一满睡不着,我妈妈也不来看我,也不来陪我玩,你给我妈妈打电话让来看我来……’”而在护理人员的精心照顾下,娇娇学会自己吃饭、刷牙、洗脸、洗脚。有一天,她还突然对护理人员说:“你给我点洗衣粉,我要洗袜子。”

虽然智力只相当于6岁孩子,但在护理院,娇娇却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护士长高媛是“妈妈”,护士们都是“妹妹”,唯一的男性护理员李思博是她的“大哥”。

在大家习惯认识中,女性的天性更适合护理这份工作,但是浑身散发着阳光的李思博,却用温暖呵护着每一个病人。作为“大哥”的他,每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保护娇娇。今年情人节那天,李思博还专门准备了两支玫瑰花,一支送给了女友,另一支留给了娇娇。当他来到病房,从背后拿出来一支娇艳的玫瑰花递给娇娇时,她咿咿呀呀兴奋地和李思博紧紧相拥。

真情:

五保老人眼中的“女儿”

截至目前,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已累计收住特困人员130多名,社会性老人200余名,“医养结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入院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度。该院也因此先后荣获“全国护理工程建设基地”、全国第二届“敬老文明号”等荣誉称号,被列为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典型养老机构。

“护理院的特困人员中,有的无法行走,只能以爬行丈量世界;有的高位截瘫,病房病床就是他的世界;有的双目失明,阳光永远无法照进他们心底……我们作为医护人员,虽不能完全体会他们的痛苦与寂寞,但可以与他们并肩而坐,互握双手耐心倾听;可当他们的导航仪,用他们习惯的方式带他们感受阳光、认识世界。”榆林高新医院党委书记李源说。

2018年,一位长期患病的五保老人,在弥留之际将护士刘媛叫到身旁,从裤子上特意缝制的小兜里掏出一个小包,颤颤巍巍地打开层层包裹的500元钱,塞进刘媛的手中说:“我一生无儿无女,你们就是我的亲生女儿。这是我一辈子的积蓄,200元你们拿上,我心里就踏实了。剩下的300元给其他的老人们买点吃的,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接过老人手中的钱,刘媛已是泣不成声,其他几名护士也都抱头痛哭起来。此时,护士长高媛说:“都起来,我们一起送老人最后一程。”于是,大家一边流泪,一边为老人擦洗身体、清理面容、化上淡妆、换上新衣……只是,她们违背了老人的遗愿,将500元钱都买了食物,分给了其他老人和病友。刘媛说:“虽然只有500元,但这意味着老人将自己的全部交给了我们。能得到老人如此的信任和肯定,我感觉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

一次正值午饭,餐厅里忽然飘来一股恶臭,原来是一位老人拉了裤子。护士长高媛毫不犹豫地放下碗筷,戴上手套开始清理,洗完手后,又很自然地拿起碗筷继续吃,没有丝毫的不适。这一幕,恰巧被来自中央电视台的编导用镜头记录了下来。相互熟悉后,该编导私下告诉护士们:“采访前,我的同事对你们的爱心故事还有一些质疑。短短的3天时间,耳闻不如眼见,你们的工作远比我们想象的艰苦,你们的爱心远比我们想象的伟大。”

2018年以高媛为代表的榆林高新医院养老护理团队,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的高度关注。中央电视台“守护夕阳——养老护理职业荣耀盛典”大型晚会的编导曾经表示,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护理团队是他见过的一支最年轻、最富有爱心且工作量大、护理对象极其复杂的护理团队。本次晚会上,高媛还获得了“全国养老护理榜样人物”荣誉称号。

在榆林高新医院老年护理院,每天都会发生各种感人的小故事,工作在这里的白衣天使们,也以大爱和善行折射出了人性最耀眼的光芒。高媛、张娟、白勃、李彦宏、杜佩菊、刘媛、李思博、白媛媛、曹妮妮……她们的名字很普通,工作也很平凡,但她们时刻谨记护理工作者的初心使命,用专业技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治愈创伤,用满腔真情抚慰每一位病患的心灵,用特别的爱和坚守托起生命的尊严。

她们,都是最美的“天使”。

新闻推荐

共同发力下好平安建设“一盘棋”

□记者李荣11月5日,榆林天气晴好,在榆阳区榆康路社区广场,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晒着太阳,三五成群的孩子在周围嬉戏,一派和谐温馨...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