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峁村:人人共享改革红利

榆林日报 2019-08-06 12:34 大字

本报记者高苗 通讯员曹瑞

开栏语:为切实加强榆林市乡村振兴宣传工作,真实反映榆林市各地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本报特开辟“乡村振兴看榆林——走进标杆村”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报道榆林市乡镇振兴标杆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的好故事、好经验、好做法,助力榆林建设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

7月20日,榆阳区古塔镇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大会上,村民刘福华喜笑颜开地数着刚刚拿到的分红款说:“今年我家分到了7590元,比去年多了上千元!”

据了解,当天赵家峁村共分红120万元,全体股民均凭股权证领到了分红,人均分红1905元。本次分红,也是赵家峁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的第二次分红,全体村民再度享受到了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带来的红利。

山村巨变

人人有事做享分红

位于榆林城区东南30公里的赵家峁村,下辖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16户754人,土地面积7.8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几年前,或许没有人会想到,赵家峁村会从集体资产负债2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000元的重点贫困村,一跃发展为集体资产突破5000万元、人均年收入达到16800余元的标杆村。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全要归功于该村大力推进的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据了解,近年来赵家峁村在榆阳区的政策引领、支持和鼓励下,积极投身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蹚出了党支部引领“三变”改革、合作社实现“三连”发展、村集体经济“三产”融合的新路,实现了从贫困村、后进村到致富村、标杆村的华丽转变,成为了榆林市、全省乃至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面旗帜。

赵家峁的改革,让集体经济不断壮大,让村民共享改革“红利”,让人人有钱分、人人有事做,让村子的发展、村民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赵家峁近几年一直在大力发展旅游项目,我在村里承包了一些工程,老婆也在这里做饭,一年下来不光有钱赚、有工资拿,另外还有分红。”村民刘福华说。而在赵家峁村,还有更多的“刘福华”,或做工程,或开观光车,或售卖门票,足不出村就有职可谋、有钱可赚。

赵家峁村村民纷纷表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彻底改变了全村的面貌,更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于未来,他们都希望村子能继续向前发展,并带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

产业融合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2014年,投资1800余万元实施集中移民搬迁,建成112套新住宅,配备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2015年以来,依托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争取各类涉农资金5000多万元,建成以40亩设施果蔬、150亩优质葡萄、500亩山地苹果、30亩酥梨为主体的“设施农业及时令水果采摘区”和占地35亩的“现代养殖小区”。

打造“杏花溪谷·峁上人家”“老家记忆·难忘乡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建成1500亩杏树文化观光区和集空中滑索、森林穿越、水上游乐、沙滩烧烤等旅游项目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

近年来,按照“以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赵家峁村昂首阔步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光明大道。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启动了玻璃桥(已投用)、彩虹滑道、射击场、水上漂流、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更加丰富的旅游主题,带来的是游客数量的增加和旅游收入的提升。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村旅游产业的收入已突破260万元,超过了去年的全年收入。”赵家峁村党支部书记兼村集体合作社董事长张春平说。

另据张春平介绍,下一步,赵家峁村将坚持产业有序、融合发展思路,进一步筑牢农业发展根基,在农产品加工产业方面大胆尝试,并以“党建游”“团队游”等新的旅游业态为抓手,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全省煤化工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暨战勤保障实体化运行现场会在榆召开检验队伍实战能力 防范重大安全风险

演练现场本报记者刘勃江摄影报道8月2日,全省煤化工灭火救援实战演练暨战勤保障实体化运行现场会在榆林召开。省消防总队总...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