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明眸看透谜团 榆阳公安分局符金郎扫黑除恶的故事

西部法制报 2019-08-01 00:47 大字

本报记者张建伟通讯员师帅

榆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符金郎常年奋战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累计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00余起。从一个满腔热血的新兵成为游刃有余的刑警,符金郎不仅磨砺出疾恶如仇的心性,更练就出一双锐利的眼睛,通过细致的观察以及敏捷的思维,他在破案中常常能够出奇制胜。2018年,符金郎带领同事们通过对一起聚众斗殴案深挖细查,成功打掉了一个“套路贷”恶势力犯罪集团。

2018年6月11日,榆阳公安分局接群众报警称,有多人在牛家梁镇谢家洼村附近持械斗殴。符金郎带领三中队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将参与斗殴的彭某、吴某、朱某等人抓获。当办案人员像往常一样调查完毕,准备将涉案人员带回时,符金郎却看出了一丝端倪,他说:“这个案子不简单,很可能是一个黑恶势力团伙!”

听到符金郎这么说,全体办案民警立刻打起了精神,通过询问受害人谢某,大家发现彭某等人果然有“猫腻”。据了解,2018年4月,谢某因急用钱向彭某贷款2.5万元,约定以10天为一期,每期收取10%的高额利息,同时,先行支付了一期利息、手续费、保证金、中介费等费用,最终仅得到贷款7800元。后由于谢某无力偿还高额利息,彭某便多次到谢某家催债,并在谢家墙上喷写标语相威胁。6月11日下午,彭某纠集吴某、朱某等人,携带木棒、铁棍等器械,来到谢家洼村找谢某强行索债,并追逐、殴打谢某等人。至此,以彭某为首的一个“套路贷”涉恶集团浮出水面。

符金郎是如何发现案件“不简单”的呢?原来,在对现场进行勘察时,符金郎发现了两个重大疑点:一是现场轿车里遗留着大量“急用钱找我”“快速放贷”的名片和贷款合同等资料;二是现场遗留有数根木棒和一根铁棍,证明除了被抓获的彭某等人,很可能还有其他逃跑人员。

随后,符金郎带领同事们从这起聚众斗殴案件入手,抽丝剥茧、深挖细查,初步掌握了彭某团伙多次非法放高利贷、放贷金额超过1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为了查清案情,符金郎想办法与其他受害人取得联系,奔波于榆林各地取证,做受害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众多受害人道出了实情,一个以彭某为首,人数众多的有组织的涉恶犯罪集团被揭开了面纱。经查,彭某于2018年初来到榆林,盘踞在榆林市区及周边实施“套路贷”犯罪,先后有20余人落入彭某“套路贷”圈套。其中受害人崔某、郭某、谢某因无力偿还贷款,被彭某团伙以言语威胁、上门索要等软暴力方式及砸玻璃等方式暴力讨债。

符金郎和同事们逐案核实细节,最终锁定彭某涉恶犯罪集团涉嫌5起寻衅滋事案件,涉案成员共9人,其中8人已被逮捕,1人被网上追逃。

符金郎凭着“钉钉子”的精神,啃下一块又一块“硬骨头”,带领三中队先后侦破了以彭某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以戴某堂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并成功解救被非法拘禁在延安一个“洋芋窖”中三天三夜的受害人,以及以王某祥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等一批涉案面广、社会影响大的案件。

符金郎说:“既然穿了警服、做了刑警,就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

新闻推荐

钱劳动慰问预备役四二三团官兵

本报记者吴杰通讯员张占林报道7月29日,市委副书记钱劳动到预备役四二三团驻地看望官兵,开展“八一”慰问,向他们致以节日的...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