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乡村振兴 带动脱贫攻坚 重塑“鱼米之乡”新形象

西北信息报 2019-02-22 09:46 大字

四娃圆梦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在稻田里人工除草

近日,记者来到鱼河镇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就是成堆的稻谷堆集如山,大概是稻谷的香味,引来一群群鸟雀在叽叽喳喳地抢食。走进主厂房,只听见机器震耳欲聋般的轰鸣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搬运、加工,但是一切井然有序,忙而不乱。机器里面的米粒就像白色的瀑布一样,从机铁口子中奔腾而下,工作人员轻松地进行装袋、封口。

近年来,常四娃和他的“家庭农场”可谓是渐有名气。他突破传统,承包大量流转土地,创新发展新型产业,在田间地头兴建农场,大力发展富硒功能水稻,一时无定河畔又飘起了那久违的稻米香,重塑了鱼河镇的“鱼米之乡”的美称。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广大乡邻致富奔小康。

“经过几年的精心种植,收入一直稳中有增。我们通过让村民的土地入股家庭农场,这样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而且实现了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同时也增加了村里村民的收入。”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四娃说。

自圆梦家庭农场正常运营以来,鱼河村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家庭农场,从2015年的40户发展为现在的110户。土地入股使得该村大面积撂荒地得以重现生机。“我将家里的水地全部入股到四娃的农场,今年在四娃圆梦家庭分到了一千多元的分红,还有一百多斤的大米。”鱼河村村民袁加湾说。

作为农场主,常四娃深知,要想做大做精家庭农场,必须走出去学习农业实用技术,还要带领全村的人致富奔小康。几年来,他每年参加世界农机展和杨凌农高会,一直喜好鼓捣农机具的他悉心学习各种农机的构造原理,从而掌握了一些农机具的制造技术。还积极鼓励村民入股家庭农场,将最大利益让给村民,入股的全部风险由自己承担,让村民零风险、保收益。他本人被评为2018年陕西职业农民、农村综合改革先进个人、农村十佳致富改革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农场先后被评为优秀新型经营主体、市级示范社、市级示范农场、先进单位等称号。

“我们的富硒功能大米,今年拿到了‘有机转换认证’、‘国家良好农业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认证’,这让我们的大米有了更多的头衔,这样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让更多的村民入股农场,从而得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常四娃向记者介绍说。

随着农业的发展,该农场注重品牌创建,注册了“鱼河大米”、“常大叔”等商标,引进新品种6个,实施了稻田养蟹,实现种植、养殖融合发展,建成了陕北最大规模、日产水稻50吨的精米加工厂。集科学种植、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现代化家庭农场,生产大米远销山西、内蒙等周边省市。张利平 谢安发

新闻推荐

小伙找工作莫名背上2万元贷款

上班上了一年多,还欠着近万元贷款没还清。23岁的榆林小伙张晨(化名)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多久,才能彻底从两年前掉入的那个求职陷...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