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榆林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6700户同比增长21.49%

阳光报 2019-01-17 01:00 大字

阳光讯(记者 李源)2018年,榆林市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榆林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发展和监管新理念,认真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发展能力提升三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据了解,2018年以来,榆林市工商局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通过督查通报、行政约谈、明察暗访、媒体曝光等措施,有效破解了企业开办时间长、环节多、成本高等突出问题。目前企业开办时间由2017年的23个工作日缩减至1个工作日、办事环节由7个缩减至3.6个、申请材料由25件缩减至7.6件、费用成本由598元缩减至211.5元。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2.7万户,新登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46700户,同比增长21.49%。

全面推进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工作,按照“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开网上登记注册和“微信办照”业务,做到了申请、受理、审核、发照、公示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了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市共办理微信版电子营业执照11320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的24.24%。

在整顿规范市场经营秩序工作中,榆林市工商局开展深入打假治劣持续净化商品市场环境专项行动,落实全省深入整顿规范市场秩序“1+9”行动部署,重拳打击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八大类违法行为。组织开展了“红盾护农”“格式合同”“虚假违法广告”等市场专项整治22次,查获问题商品2414件。各级在流通领域抽检农资、成品油、插座、电池等8大类786个批次的商品。检查格式合同940份,约谈企业176次,纠正霸王条款14条。对社会反响强烈的三大运营商“流量不限量”“手机靓号限制最低消费”的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此外,还处理网络经营主体电子链接标识971条,检查网站1157个次,监测互联网广告1340条次,查办网络市场违法案件8起,利用大数据监测转案2件。全系统共办理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499件,罚没款650万元。

新闻推荐

榆林市气象局与榆林铁塔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通讯员刘俊丽报道日前,市气象局与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榆林市分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气象观测站...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