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尝试与学生共成长 记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教师方晓媛

各界导报 2019-01-17 01:00 大字

?方晓媛老师

□记者高三宝

方晓媛,现任榆林市高新区第一中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短短四年的她,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曾先后获得陕西省首届微课大赛一等奖、榆林市教职工演讲比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谈及这些,方晓媛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我敢于尝试和挑战新的事物。”

多种方式提升教学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上好每一节课,师范专业毕业刚入职时,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成了最大的难题。我在课堂上讲,但是不知道学生掌握到哪一步。”方晓媛说,“幸运的是遇到了好领导、好同事。”

榆林高新一中促进教师成长的主要措施是“青蓝结对、领导包抓、集体备课。”刚入职的方晓媛就是由高新一中校长徐江包抓。“徐校长听了我很多节课,每次他都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不仅如此,我们学校还有集体备课制度,就是同级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大家把各自的教案展示、交流、共享,教师相互之间取长补短。”讲到如何克服困难,方晓媛坦言,领导重视、同事不吝指导,让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得非常快,在训练了整整一个学期后,高新区教育局教研督导组对我的授课给予好评,这样我才完成了新教师过关课。

不断寻求最优教育方式

成为班主任后,方晓媛面临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关心每位学生的个人情况,全方位了解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方晓媛看来,对于一个班集体而言,最重要的是活动。运动会、大合唱等活动能够让孩子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孩子们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主题班会、课间娱乐活动能够让孩子们释放天性,疏导、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烦恼。

方晓媛说:“当班主任,还要教会他们自主管理,从选班委开始,锻炼管理、协调能力。让他们发展自己独特的作用和价值,学会在自主管理中相互合作、协商,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分工制度,让学生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责任心。”

“教育是我和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我也像同学们一样会犯错误、会反思。”刚开始带语文课的方晓媛,很快与学生们建立了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当时孩子们与我特别亲近,跟孩子们有说有笑,但是有时候他们却不听老师的话,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这件事情让方晓媛意识到,仅靠慈爱教育还不够,唯有严慈相济、宽严适度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植物生长需耐心等待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教育学生,更需要用爱心、耐心、恒心浇灌其成长。未来,方晓媛一如既往满怀希望,期待每一朵“花苞”绽放。

新闻推荐

省交通运输厅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安立广记者苏怡)1月14日,省交通运输厅召开专题会议,传达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领导对“1·12”榆林神木百吉煤矿重...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