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人文历史 畅游大美榆阳

榆林日报 2018-09-27 09:56 大字

大美榆阳 榆阳区长贺利贵(左三)

本报记者 吕晶

初秋的榆阳,空气中散发着清爽。8月27日上午,区长贺利贵热情洋溢地向游客问好,随后便与同行的游客共同开启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榆阳游。

榆阳区作为榆林市的行政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景点。历经600多年沧桑变迁的榆林古城,早在1986年就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城中六座明清建筑风格的骑街楼阁,它的结构在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而红石峡、镇北台,更是享誉全国的著名景点。榆阳区境内,文物遗址星罗棋布,各类文物点有1417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13类256项。

清风拂面,花香阵阵,贺利贵首先带领游客们来到古城和镇北台、红石峡。贺利贵自豪地介绍道:“南塔北台中榆林古城,六楼骑街天下名,老舍先生曾两次来榆林,写出了这样的话语: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医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而历史上榆林还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战略屏障,是全国唯一一个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明武宗驻跸榆林时,也曾对随从说:‘榆林真乃小北京也。\’”

在国家AAA级景区——红石峡的面前,贺利贵说:“看着这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和中间潺潺流过的榆溪河水,有没有一丝丝眼熟呢?没错,这里可是电影《东邪西毒》的取景地。”榆林是古代的边关要塞,驻守在这里的文人墨客、诗词大家纷纷留下了自己的作品,所以红石峡又被称为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座宝库。

关门直向大荒开,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残雪后,游人指点赫连台。在贺利贵的带领下,众人来到了“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在这里,人们感受到明长城的宏大气势。

如果说古城的魅力是一幅精美的画作,那么女子民兵治沙连的传奇经历便是一首激昂的战歌。驱车前往治沙连的途中,贺利贵乐此不疲地向游客介绍着榆阳不为人知的美丽,游客们一个个也集中精力听得入神,一阵阵欢声笑语中,就到了行程的第二站——女子民兵治沙连。慢慢移步治沙连的展览馆内,听着贺利贵详细的讲解,看着橱窗里珍贵的物品,游客们似乎都变得沉迷了。

来到陕北民歌博物馆,可以说它的规模和内涵,足以惊艳每一个人。贺利贵带着游客们来到一处仿照黄土高原沟壑地貌而修建的回音谷,民歌手现场为大家演唱了一小段,真实还原了最初陕北民歌的演唱现场。不少游客跃跃欲试,一句句陕北民歌在博物馆内回荡,为这趟旅程增添了一份朴实的乐趣。

从陕北民歌博物馆出来,天色已晚。贺利贵带着游客们去品尝地地道道的榆林菜。一桌传统的榆林菜正摆上桌,热气腾腾,实在惹人胃口。此时贺利贵又按捺不住,热情地为大家介绍了起来:“这道菜叫作拼三鲜,它浓缩了陕北菜系的精华,色香味俱全。相传乾隆皇帝私访榆林时,曾尝过此菜,赞不绝口。榆林豆腐是经典的传统小吃,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康熙皇帝曾赞美这道菜为‘清香白玉板,红嘴绿鹦哥\’……”游客们边吃边听讲解,饭桌上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和起伏的掌声。

新闻推荐

榆阳区航宇路食药监所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

本报通讯员白雪榕贺伟超报道2018年秋季开学之际,榆阳区航宇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针对本辖区的学校、幼儿园、托管机构的食...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