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首届“社区邻里节”庆中秋活动走进保宁路社区 月饼飘香 邻里情深

华商报 2018-09-27 01:59 大字

相关领导出席出席活动

精彩的节目让现场居民乐开怀

来自社区的家庭分组制作月饼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社区生活困难家庭发放月饼和食用油本组图片由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 摄

制作月饼

又是一年中秋至,花好月圆人团圆。9月21日,榆林首届“社区邻里节”庆中秋活动走进榆阳区青山路街道办事处保宁路社区,百余名居民欢聚一堂,欣赏精彩的文艺演出,一起动手做月饼,欢度中秋佳节,促进邻里情更深。

百余居民一起做月饼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榆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指导,榆林市民政局、榆阳区委宣传部、榆阳区文明办、华商报社、榆阳区青山路街道办事处主办,榆林市福利彩票发行中心、榆星广场、保宁路社区、保宁路社区最美夕阳艺术团协办,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百姓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让广大居民在欢乐、文明、和谐、喜庆的氛围中欢度佳节,感受浓浓的邻里情。

上午9时30分,伴随着《红红的对联火火的歌》的开场舞,“社区邻里节”庆中秋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随着说唱表演《四大嫂回娘家》、快板《夸慈善》、歌曲《美丽家园》等一个又一个精彩节目轮番上阵,附近居民和过往群众纷纷驻足观看、拍手叫好。

紧接着,最让大家感兴趣的“温馨中秋·一起动手做月饼”环节开始了,工作人员准备好做月饼的面团、馅料、模具等材料,并邀请专业的榆林本土老字号月饼企业负责人教大家做月饼,在师傅讲解后,居民动手将月饼皮捏成圆形,然后把馅料放入月饼皮中包裹起来,之后放入模具中按压成型,这样一个个好看的月饼就做好了。经过半小时的烤制,月饼出炉了,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现场月饼飘香,居民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居民李大爷笑着说:“以前的月饼都是买着吃,现在能在社区跟老邻居们一块动手亲自做月饼,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个活动太有意义了,小时候和母亲学过做月饼,后来再没有做过,算起来有50多年了。今天再次动手做月饼,让我想起了美好的童年。”64岁的刘大娘说,吃着自己做的月饼,感觉才是真真正正过中秋。

感受中秋团圆文化

“这种情怀最为珍贵”

看文艺演出,动手做月饼,也勾起了很多居民久远的回忆。不少居民表示,参加这次活动既感受了中秋的团圆文化,密切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更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

32岁的苏女士说,这是她第一次动手做月饼,与月饼真正亲密接触,在月饼中品出中秋特有的韵味,不仅享受到亲自动手的快乐,也进一步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小时候的中秋,都是在母亲飘香四溢的月饼香味中度过的,后来到了城里,乡下的母亲还是会亲自做月饼捎给我们。十年前母亲离开后,我就再也没有吃过手工月饼了。今天终于圆了我的梦。”40岁的韩先生说,吃月饼是为了团圆,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做月饼,然后在一块儿吃月饼,这种情怀才是最为珍贵的。

关注困难家庭,了解困难家庭需求,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此次活动,主办方还为刘艳飞等10户困难家庭发放了食用油、月饼,以弘扬邻里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传递大爱无疆的正能量。

榆阳区青山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闫冰雁表示,社区居民欢聚一堂共度中秋节,就是为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增加爱国情感,提高科学意识,共树文明新风,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希望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利用传统佳节,将热闹过节与科学过节、文明过节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和群众性文体活动,通过各类文化活动,努力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形象,共建“平安和谐幸福青山”,为榆阳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贡献力量。华商报记者 贺静静/文 杨虎元/图

新闻推荐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

新个人所得税法宣传——致纳税人的一封信尊敬的纳税人:衷心感谢您长期以来对税务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您的诚信纳税汇...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