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学院: 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本报记者 姚志伟
又是一年毕业季。今年7月,共有3460名莘莘学子离开榆林学院走向社会,其中37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仅圆满完成了学业,还全部顺利找到了工作。
“近年来,我们学院始终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起了完善的‘奖、贷、助、补、免\’学生资助管理体系。特别是针对那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学院专门制定了多项精准资助措施,目的就是通过多元化的资助方式,确保每一名学生不会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7月5日,榆林学院学生处资助科老师徐振华说。
据徐振华介绍,在每学年开学后的第一个月内,榆林学院都会严格按照《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榆林学院贫困生档案建档及管理办法》,通过民主评议、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建立新学年贫困生档案信息库。之后,榆林学院便会足额按时将各类助学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
徐振华告诉记者:“除了每学年3500元的国家助学金,我们学院还会通过榆林市慈善协会,为每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每学年提供2500元的资助。另外,学院还积极提供工作岗位,优先聘用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虽然每学期只有650元的工资,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他们懂得自立自强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榆林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的“双向”育人作用,将资助与立德树人相结合,找准思想教育的切入点,通过开展“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感恩励志教育活动、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的方式,使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诚信、自立、自强、感恩等优秀品质。
“只有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才能摆脱贫困。为此,我们学院还为每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确定了一名帮扶责任人。帮扶责任人包括学院领导、院系主任、班主任等,他们充分利用各自的社会关系,确保每名被帮扶学生毕业时能100%实现就业。”徐振华说。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张蓉蓉报道针对社区内留守儿童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7月16日,榆阳区航宇路街道办事处航宇路社区组织党员志愿者和...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