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岂能靠“不让动”来保障
王婷
前一段时间,榆林市多所中小学举行了春季运动会,运动会上本应是运动健儿挥洒汗水、场边观众热情助威,可笔者却听闻一些小学为了保障运动会期间的校园安全,只允许不参赛的同学们在操场周围各自的班级休息点活动,不能进入场内观看比赛,结果让一些孩子失望地大呼:“运动会都不让人看比赛,一点意思都没有!”
这是为啥?一些学校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小学生年龄偏低,自控能力差,完了有个磕磕碰碰,孩子的家长非闹翻天不可,为了保障校园安全,学校也只能出此下策。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如今的孩子都十分“金贵”,一旦有安全问题,学校就会麻烦不断,与其小心谨慎,不如一禁了之。
教育安全是头等大事,学校这么做也有苦衷,但是如果为了免责,剥夺了孩子们在运动会上本该有的乐趣,就变成矫枉过正了。课间玩耍、运动会参与是孩子们本该有的权利,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意义重大,监管比禁止更合理。另外,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可以有效地防微杜渐,安全防范意识的缺失是当今学生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大安全教育力度,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别让孩子们都成为“瓷娃娃”。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的愿望,但是不能让这个愿望绑架,给学校和老师多一点理解,不要总把小问题放大,上纲上线,“运动会把我们孩子都晒黑了”“开个运动会娃娃们都没凳子坐,只能坐在地上”的言论少一些,这样家校共育才能实现,操场上才有可能看到孩子们自由奔跑的身影。
新闻推荐
本报评论员一个从白于山区走出的农家子弟,凭着勤劳实干、诚信经营,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致富后的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捐款和...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