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阳区开启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南山北沙处处添绿

榆林日报 2018-05-17 09:23 大字

本报通讯员张利平 李强

进入4月份以来,榆阳大地春意盎然,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全区干部群众撸起袖子、挥舞铁锹,掀起了植树造林的新高潮,南山北沙处处添绿。

今年,榆阳区按照“北治沙、南治土、中治水”的总体思路,以“实现一个目标,建设三带三路、打造七园七景、开展九大工程”为布局,以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林业深化改革,实现榆阳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发展。

抓好重点工程

建设“生态美”林业

围绕今年造林绿化工作的重点,榆阳区下功夫、求实效。采取市区共建的方式,投资7500万元,高标准完成榆补路、榆乌路、季小路、三鱼路道路绿化工程,高质量完成榆林汽车园、榆林农业科技示范园、麻黄梁工业园、榆林东沙新区、补浪河治沙连等园区、景区绿化;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我区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经济林基地等林业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历年林业工程的查缺补漏工作。注重乡村绿化与林业产业、美丽宜居(民居)、生态文化相结合,重点完成区委、区政府确定的100个振兴计划重点村(贫困村)的绿化美化工作。

助力脱贫攻坚

建设“产业富”林业

2018年,榆阳区坚持以林业生态建设为抓手,把生态建设和脱贫攻坚同步推进,把林业政策、资金和技术同步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通过落实生态效益补偿、实施退耕还林、建设林果产业、选聘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绿化贫困村等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脱贫一批、林果基地建设脱贫一批、退耕还林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实现贫困村、贫困户稳步脱贫。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建设“文化兴”林业

榆阳区将继续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注重规划设计,突出生态文化建设重点。重点完成卧云山森林环境教育体验中心建设、陕北野生动物园、创建省级黄土地森林公园、榆林国家沙漠森林公园、季鸾公园创建3A级景区、小纪汗林业碳汇生态园等“七园七景”建设任务,同时做好学校、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创园工作;以打造榆阳全域旅游为契机,筹划建设防沙治沙成果示范带、黄土高原生态观光带、榆溪湿地旅游带,丰富杏树生态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挖掘黑龙潭、花园沟、卧云山、青云寺、乐沙戏水等具有一定生态文化影响力的景点,开展生态文化、生态旅游建设。

开展科技创新

打造“科技强”林业

深入开展技术集团承包工作,组织全系统技术力量,推进林业科技创新,增强林业发展后劲。今年继续投资200万元,组织开展大果榛子、文冠果等木本油料树种和构树、胡杨等珍稀绿化树种的引种栽培试验,开展李杏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圃建设,促进林业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设立科技奖项,对在林业科技创新工作中出成果、有成效的林业工作者、造林大户和农民进行奖励激励,同时积极开展新型林业工作者技术培训工作,提升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启动集林业执法、防火、封山禁牧、林木管护等为一体的林业信息化指挥中心建设,实现数字林业、科技林业、智慧林业。

强化资源精准管护

建设“平安型”林业

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进一步推进“精准护林、挂图作战”工作。加强林地林木管理,筹划建立20个万亩民办林业管护分站,对历年园区、道路、绿色长廊、樟子松基地、大扁杏基地、长柄扁桃基地进行精准管护,做好百万亩国有林场大提升及灌木平茬等工作。推进依法治林。今年国家林业局将启动“卫片执法”天眼工程,该区将对各年度永久、临时使用林地进行彻底清查,建立台账逐一登记。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严厉打击违法毁林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动摇。狠抓封山(沙)禁牧工作。严格落实封山禁牧主体责任,按照《榆阳区改进封山(沙)禁牧工作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工作,保护生态建设成果。同时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新闻推荐

要当心! 小车追尾半挂车 驾驶员被卡驾驶室

5月14日,榆林往横山百米大道上,一辆小轿车追尾半挂车,消防队员紧急救援通讯员方强摄华商报讯(记者杨虎元通讯员方强)5月14日16...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