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随笔·乡村振兴系列谈③ 乡村振兴期待更多“能人”返乡

陕西日报 2018-04-11 06:41 大字

  姚志伟

  榆林市榆阳区余兴庄街道办事处赵家峁村曾经是一个省级贫困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3000元。2013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村民张春平返乡后,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赵家峁村办企业,建大棚,打造旅游度假区,集体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村民收入也稳步提升。

  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像张春平这样的返乡“能人”应该越多越好。一方面,这些“能人”或是有一技之长,或是胆识过人、敢想敢干,有见识、有经验、有资金、有技术,返乡以后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强。另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们虽然长期不在农村生活,但心底或多或少都有回报家乡的情怀,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回家乡发展。而且,返乡以后他们面对的是熟悉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条件,原有的人脉资源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大增强了干事创业的成功率。

  不可否认,和城市相比,现在的农村各项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加之农业又是一个见效慢、周期长、比较效益低的产业,仅靠“乡愁”来吸引那些走出去的“能人”返乡并不容易。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出台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着力推进“放管服”改革,真心实意当好“店小二”,为“能人”返乡创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另外,要加强与在外“能人”的联系沟通,积极宣传家乡的发展变化和潜在优势。对那些返乡创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人”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能人”回到家乡干事创业,投身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

新闻推荐

2018·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启动

古筝表演本报记者高苗通讯员张利平李强报道三月的塞上春潮涌动,万木吐绿,大美榆阳漫山的杏花正展瓣吐蕊、竞相开放。3月31日,2018·大美榆阳·杏树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在古塔中国美丽田园腹地、全省乡...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