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曾采购过的年货 榆林40年年货变迁记
市民在超市内选购年货
文图/本报记者 刘予涵
“腊月二十三,快把年货办,买上一只羊,提上几条鱼……”过年家人团聚,招待客人,免不了要准备年货。随着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市场上人头攒动,人们大包小包地开始采购年货。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不少人也开始追忆起那些年我们曾经采购过的年货。近日,记者采访了榆林市几位市民,听他们晒晒当年的那些年货。
80年代 紧俏东西凭票购买
市民惠先生上世纪80年代参加工作,在他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初期,每个人都对幸福生活充满着美好的憧憬。办年货、听广播、看春晚,是他们那一代人对春节最美好的记忆。那时,虽然春节市场上商品的数量有所增加,但远远谈不上充裕,一些紧俏商品凭票购买还是“主流”。
“那会儿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严格凭证、凭票、定量供应,大家使用票证采买张罗过年的吃食。”惠先生说,“我记得过年的时候,好想凭票在国营粮油公司买点儿油,买几斤肉,米、面、糖也要定量。市场上虽然也有卖的,但价格高,所以大家还是习惯排队购买。”“记得那时买肉都是挑肥的,油大,吃起来也香。现在给你们说都不相信。”惠先生说。
90年代 新鲜蔬菜很难得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喜人变化,票证取消了,购买东西时,选择的余地也大了,尤其是在过年时,体现得最为明显。
市民景女士说,过年前,榆林老街万佛楼底下有个年货市场,人挤得过也过不去。米、面、油、肉等在市场上“有钱就能买”,而且想买多少买多少。“过年时我们家都要做一些八宝饭、糁子粉、炸馓子、酥鸡和丸子,炖羊肉更是必不可少,年茶饭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但有一点,就是新鲜蔬菜很难得。”景女士说。在她的记忆里,当时到了秋天,家家户户都要做西红柿酱,还要储存大白菜,冬天市场上几乎见不到绿色,就一些冻菠菜、韭黄之类的,价格也很贵。
2000年 什么都不缺
200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当年排名世界第六。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多,大家搬进了单元房,有了大彩电和移动电话。人们戏称实现了共产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市场上的年货堆得和山似的,“什么都不缺”。
今年53岁的贾先生说,到了2000年,物资极大地丰富起来,过年想吃什么都能在市场上买到。除了各种新鲜蔬菜外,不少南方水果也出现在榆林人年货的选择范围里。那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苹果、剥着橘子,看着春晚,窗外的鞭炮声吵得人啥也听不见。或者出去租一盘影碟,看看港台电影,都是过年的美好记忆。
2010年 年货花样繁多
时间走到今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年货品种可谓花样繁多,令人目不暇接。有的东西过去见也没见过,人们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广。特别是近一两年,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中的各种可能和选择都有,年轻人不再进商场排队买年货,而是选择轻点鼠标的方式,在家坐等世界各地的年货上门。
除了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今年,不少市民还把目光投到农村,农家养的猪、鸡,农家榨的油……虽然没有华丽的包装,但人们更加注重绿色和保健,地道的农家味儿颇受大家欢迎。
采访中,一些市民表示,现在生活好了,吃的方面更讲究返璞归真,直接从农户手中购买土特产品,感觉吃着更香,也更放心。市民刘畅说,自己家平时吃的东西不是超市买的,就是从网上淘来的,但到了过年期间,还是愿意买一些农村的土特产。“我爸妈特别喜欢这些从农村买来的东西,不仅觉得它们味道好、纯天然,还因为看着那些乡亲忙里忙外的,总能找得着年味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倩摄影报道记者日前从榆林市公交总公司获悉,市区将安装120个太阳能公交候车亭,主要分布于金沙路、滨河路、文化南路、建业大道、建榆路、人民路、明珠环路、朝阳路等地。目前已完成全部...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