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万家共团圆 榆林铁路人的春运坚守
冯彦彬在工作中
文图/本报记者 刘予涵
核心提示
每年春运期间,总有一些平凡的身影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们放弃节假日,放弃与亲人的团聚,坚持工作,默默奉献,用一家不“圆”换来万家团圆。在这个春运期间,最为忙碌的人无疑就是铁路系统的员工。每到万家团圆时,恰是他们最忙碌的日子。春运,是游子们的归途,却是铁路人的征途。
◆刘梦娟: 站好最后一班岗
“你好,请出示车票和身份证!”在榆林火车站的进站口,刘梦娟一刻不停地忙碌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
在火车站里,大家都亲切地称刘梦娟为“老刘”。她是榆林火车站名副其实的元老,从2001年建站伊始,她就在这儿工作,每年春运都少不了她。对老刘而言,经历了那么多年的春运,“每年都差不多”,今年却格外不同,因为这是她的“最后一个春运”。 9月份,老刘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将离开服务了一辈子的铁路,开启另一段人生。
老刘说,她最早是榆林火车站的客车上水工,后来又到实名制认证岗位。白班从早上8点开始到晚上7点,旅客最多的时候,忙得连口水都顾不上喝。“春运期间,我一个班最多验证过7000多张车票,比平时多1000多张,平均几秒就要过一个人。”老刘说。在她的记忆里,连续两个除夕夜,她都是在车站度过的。“我丈夫也是铁路人,他特别能理解我的辛苦。去年和前年除夕夜,我都是晚班,他把饭菜做好后送到车站来,和我们班组一起在车站吃团圆饭,这也算是我们铁路人的一种传统吧。”老刘笑着说。
“穿了这么多年铁路制服,马上就要脱下来,还是挺留恋的。”刘梦娟说。她一定会站好最后一班岗,为旅客提供最贴心的服务。现在,老刘的女儿也成为一名铁路人,是西安西站的一名货运员。今年春运,她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着。“以前都是女儿等我回家过年,明年春节就是我等她回家了。”刘梦娟感慨地说。
◆王晓燕:
我们离家旅客才能回家
2月10日下午7点,榆林火车站客运三班的王晓燕像往常一样,开始安排班组晚上的工作,她要负责本班27趟客车的旅客组织工作。
2018年的春节,是她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第七个年头。她的爱人叫王维新,在100公里之外的大保当火车站从事列尾工作,春节期间也要在车站上班。王晓燕说,她和爱人平时工作都忙,孩子一直由远在咸阳的外公外婆带,夫妻俩只能在每月休假时去看一下。
今年春节,由于两口子都要值班,一家人为了过一个团圆年,王晓燕节前特意回了一趟咸阳,将父母和孩子接到榆林,为的是大年三十晚上下班后全家能吃上一顿饺子。“铁路上像我们这样春节都值班的‘夫妻档\’挺多的,也没啥可说的,我们离家了,旅客才能回家,总是要有人作出牺牲。虽然常常觉得对不住老人和孩子,但想想只要能让更多的人回家过个好年,我也很欣慰。”王晓燕说,“只要和家人在一起,每顿饭都是年夜饭,不一定非要在三十晚上吃,我常常这么安慰自己。”
正是有这样一批人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奉献,才让广大旅客在春节期间能够安全、有序地回家。王晓燕也因为她的不断坚持和付出,成为包西线上第一个获得铁路系统最高荣誉奖——“火车头”奖章的人,成为全体客运值班员的典范。
◆冯彦彬:
兴奋与紧张相伴
一年前的冯彦彬对春运最直观的印象是“人山人海”。如今,春运对她而言变成了车站售票厅内的“那些事儿”。
2017年8月才入职的冯彦彬是一名不折不扣的铁路新兵,她是榆林火车站的一名售票员,今年也是她参加工作以来的第一个春运。当记者问她春运的感受时,她略带局促地说:“我感觉有点兴奋,还有点紧张。”
兴奋的是,她可以真正在一线为广大旅客服务,让他们都能平安回家和亲人团聚。紧张的是,这是自己的第一个春运,作为一名“新兵”,害怕自己不能更好地服务旅客。
但不管是紧张还是兴奋,冯彦彬说得更多的一句话还是“使命感”。“让每位购票的旅客都能快速地拿到回家的车票,然后顺利上车和家人团聚,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春运开始后,我一个班最多卖出300多张票。春运期间人流量大,我要比平时更耐心、更细心才行。”冯彦彬说,“这是我的第一个春运,根本谈不上奉献,奉献多的是那些老同志们,他们才是真正的奉献,跟他们比,我觉得自己微不足道。”
一年又一年,春运已成为一代又一代铁路人不变的情结。时光流转,变了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坚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满孝永见习记者李志东报道为确保节日期间全市邮政行业安全平稳畅通运行,近日,市邮政管理局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市邮政EMS、顺丰、圆通、中通等13家快递企业营业场所及处理中心进行综合检...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