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需要更多的艺术表达

榆林日报 2021-12-17 08:39 大字

南村

连日来,历经九年时间拍摄的《半个月亮爬上来》在榆林各地进行放映,引起了不少影迷追捧。

该片是导演史文历时九年拍摄的一部纪录片,以著名音乐家王洛宾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西北采风创作为主线,讲述了这位“西部歌王”“西北民歌之父”的艺术人生。从艺术效果来看,这种影视式的“文化名片”效果是明显的,其所形成的文化宣传合力无疑是成功的。作为“能源都市”的榆林,需要这样的艺术符号,更需要这样的艺术表达!

艺术表达的形式有很多种,文字、色彩、旋律等,但无论哪种表达方式,榆林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潜质”。作为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的交汇地,榆林有着特殊的人文地理优势,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魅力,只是仍“待字闺中”,需要进一步开掘。

近年来,榆林使尽浑身解数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影视类如早期的《边关烽火情》《平凡的世界》、大型歌舞剧《米脂婆姨绥德汉》等等,而且正在积极筹备更多的影视片,这座城市正在以另一种优秀“品质”逐渐成为黄河“几字弯城市群”的“文化明星”,而不单单是“能源大市”。

要追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市,就需要榆林投入足够的艺术表达情怀。毫无疑问,正在转型升级的榆林在打文化牌上需要承受一定的“阵痛”,要舍得“金银”做“文化”,尤其要培育文化人才,制定长远的文化文艺人才规划,从根本上解决榆林的迫切需求。

不可否认,近年来,随着榆林的转型升级,榆林的品牌文化也越来越多,所组织的文化活动也越来越精,且朝着高质量、高品质的方向发展,正在一步步改观榆林的“粗放”形象。榆林每一件文化大事都在充分地表达展示着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这也需要有更多、更丰富的艺术表达形式,打造更多的榆林文化名片传递给全世界。

新闻推荐

米脂县王坪村企业帮扶收购苹果

本报讯(通讯员杜银宝)11月12日,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携手陕果集团米脂公司在桃镇王坪村开展了山地苹果、米脂小米收购签...

米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