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磬飘边塞 飞楼起半空 晚明诗僧昙英笔下的榆林古迹

榆林日报 2021-04-22 08:28 大字

高璐

晚明诗僧昙英的诗作风格恬淡质朴,情致盎然。中年以后,昙英从北京行至九边重镇榆林,并在此居留数年之久。旅居榆林期间,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境内每一处著名景观,写下了《镇北台》《雄山寺》《金刚寺》《凌云寺》《时恩寺》《鸣凤寺》《福善寺》《西方境》《寓法华庵》《宿归德堡》《登盘涌楼》《米脂城北万佛洞》等与当地人文相关的题咏作品。这些人文古迹主要分布在榆林城区附近,一些寺庙与堡垒至今尚存,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供后人游赏瞻仰。

昙英在《东岳庙》中称自己是“平生爱古迹,追访一经过”,可见其喜好瞻仰古迹的性格。作为出家人,昙英在寺庙居留的机会比较多,从一个僧人的眼光来观赏榆林当地的寺庙丛林,昙英的描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榆林位于沙漠边陲,虽然没有京师大寺的喧嚣鼎盛,但是那些兀立绝塞的萧寺孤塔自有它寂静而苍凉的特殊风韵。诗人在《时恩寺》中写道:“榆阳城外寺,苍古羡时恩。老木枝撑殿,清流曲带门。四天真不大,一佛实堪尊。此是皈依处,端居好锁猿。”

“锁猿”即是锁住心猿,佛教喻攀缘外境、浮躁不安之心有如猿猴。语本《维摩经·香积佛品》:“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晚明时期佛教主张禅净双修,僧人在念佛礼拜的同时也参禅打坐,以期制伏“心猿”,从而达到内心岿然不动的境界。此诗整体运用白描写实的手法,凸显了时恩寺远离尘嚣、清流环绕的寂静氛围,整首诗没有使用浓墨重彩的描绘,悠然古意却已跃然纸上。而他的另一首《雄山寺》,则记录了别样风情:“榆关临外国,萧寺倚边城。钟歇闻胡语,烟消见戍行。红云含石色,白雪响泉声。偶得逢高士,相携话隐情。”

雄山寺位于榆林城北,以其雄踞于红石峡上,故有此名。据(道光)《榆林府志》卷八《建置志》“红石峡佛寺”条载:“(雄山寺)在榆林府北城外十里,佛龛二。又旧有翠然阁,废。康熙年总镇柯彩重建镇远寺,今俱废。”

尽管我们如今无法再见到这座古刹,却能够在昙英的诗歌中领略到它昔日的风貌。雄山寺坐落于山岩之巅,地势极高,登临远眺可将关内塞外的全景一收眼底,即诗中所云“钟歇闻胡语,烟消见戍行。”寺底为峡谷,俯瞰可见白浪翻滚奔流,与两岸赭红色的山岩相映衬,一白一红、一动一静,对比极其鲜明,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即“红云含石色,白雪响泉声”。此诗继承了盛唐山水诗的创作传统,画面优美,浑然天成。颔联、颈联对仗工整,凝练生动,将榆林当地的边塞风情和诗人的自身行迹相结合,堪称佳作。

可以说,昙英的诗笔形象而生动地反映了他旅居榆林的经历,记录了大量明代榆林的塞上古迹,不仅在明代地域文学中独具特色,也是我国地方文化资源的珍贵遗存。

新闻推荐

李纪元诗集《吉祥陕北》出版发行

本报讯近日,李纪元诗集《吉祥陕北》由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出版发行。《吉祥陕北》是继《雪落陕北》和《诗意陕北》之后,李...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