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小苹果做成大产业 榆林山地苹果热发展中的冷思考

榆林日报 2020-11-12 18:27 大字

张宇宏

近年来,榆林市南部县不断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特别是全力打造山地苹果生产基地,期望让苹果成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怎样做大做强山地苹果产业,并且让这个产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从米脂山地苹果栽植的历史来探索,寻求榆林山地苹果产业的出路。

米脂山地苹果栽植的兴与衰

米脂县从1952年开始引进栽植“洋苹果”,1958年开始大面积推广。1972年进入第二个栽植高峰期,全县集体果园面积突破两万亩,栽植品种达到60多个,以“红元帅”“黄元帅”“国光”为主,属于当时国内比较先进的品种。同时,设立果树栽培班,培养出70多名果树专业技术员,分赴全县果树栽植一线指导。县园艺场作为果树苗木生产基地,在保障全县果树栽植顺利进行的同时,培养出一批以妇女为主的苗木嫁接队伍,为果树产业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由于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加之栽植品种先进,生产技术有保障,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米脂苹果名气渐大,苹果生产大村成立了果品商贸公司,走进内蒙古等西北苹果市场。米脂“国光”苹果因为着色好,被誉为“红国光”,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口香港,1986年,在全省果品品评会上,米脂县生产的“秦冠”“黄元帅”苹果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三名。

然而,进入1986年后,米脂县的苹果生产进入转折期。除了柳家坬等少数几个村实行统一连片规划、统一技术指导、分户承包管理外,绝大部分是以农户为单元的家庭果园。全县每年新栽果树2万亩,最终目标要达到10万亩。可是,每年发展2万亩果树,需要100多万株苗木,大部分苗木需要外调。当时国内苹果生产主栽品种已经转向“富士”系列,而米脂县仍然以“秦冠”为主,并且苗木多是春季从关中采购,回来就已经发芽,栽植成活率很低。栽植亩数是按发出去的苗木数量来折算,实际栽了多少?成活多少?基本上没有人去监管。更甚的是,品种选择上不严谨,栽上了大量老品种、淘汰品种,给后来的经营管理埋下了隐患。到了上世纪末,米脂苹果的知名度渐渐淡出了陕西这个苹果大省。

榆林山地苹果产业发展的出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市的山地苹果再度进入发展高潮。可是,苹果产业可以说是“三高产业”——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如何才能让山地苹果产业健康发展、可持续运行,还应该从米脂山地苹果的栽植历史当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严把品种质量。要树立品种第一的理念,在品种选择上必须要有超前意识,及时了解掌握市场信息、新优品种信息和人们的口味变化,并适时引进试验,保证产品在市场上的长效竞争力。要把好苗木质量关,制定苹果苗木培育、使用办法,建立定植不合格苗木责任追溯制度。建设自己的苗木繁育基地,让栽植户就近直接从苗圃内取苗,避免远距离调运,减少运输环节,保障生产用苗的低成本、高成活。

加强技术保障。要建立苹果生产技术信息采集制度,保持生产技术与国内先进水平同步。在当前一线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聘请先进苹果产区的农民技术员,采取“目标制”合约、区域化责任的办法进行聘用管理。要培养本土技术人才,选择不同岗位的人员,用不同的方法培养不同层次的技术员。具体来讲,从农业系统内部选择3至5名有业务基础的年轻干部,送到相关高等院校进行不少于一年的脱产深造,培养经营苹果产业的复合型人才;选择热爱苹果事业的大学生村官、乡镇年轻干部,送到职业院校进行短期培训,或者邀请专家现场讲课、实地指导,培养指导苹果生产的技术员;选择苹果栽植大户和有栽植苹果意向的青年农民,利用县域培训资源,培养职业农民。

把握适度规模。实践证明,农业经营必须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就榆林市南部县地形地貌而言,更要充分考虑目前苹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的因素,科学设置经营规模。既要最大限度优化劳动力结构,又能提高生产经营效益,让具备不同能力(劳动能力、经济能力、管理能力)的农户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自己的经营规模,采用“家庭+合作社+公司”的经营模式,其中,家庭搞生产,节约生产成本;合作社搞管理,降低生产、运营成本;公司搞营销,提高市场效益。

构建可持续发展机制。要准确把握切入点,在做好前期生产及基础设施扶持之后,重点做好苹果品牌宣传工作,要让消费者慕名而购。拿出专项资金聘请专家策划营销方案,建立长效销售平台,引导鼓励企业参与苹果营销。要围绕苹果产业,探索果园抵押办法,积极开展好信贷服务,开展苹果政策性保险业务。要研究开发类似间作套种、林下经济,保障果农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利益。同时,要防止发生重栽轻管、甚至只栽不管的问题发生,不能再让苹果产业成为“烂尾工程”。

新闻推荐

米脂县举办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

本报通讯员辛治良杜银宝摄影报道10月12日,由市体育局、米脂县政府主办,米脂县教体局、杜家石沟镇政府承办,杜家石沟镇树山村...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