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落中秋
□贾妍
马汉走了,在己亥中秋前夕。信天游唱得苍茫忧伤,萦绕在老人家的遗像前,微信朋友圈闻知消息是中秋日,远眺终南山,云是阴郁的,低垂于天际。
从未与其谋面,却从进报社起,便能感知其存在。那时,晚报社还“蹲”在南四府街的院子里,行政楼、编辑部、印刷厂,各居一处,俨然三国鼎立,楼也是三五层的砖混小楼,四周多是民居,报社院子置身其间,朴素且谦逊,像是“蹲”在孩子堆里的大人。只是报社当时的院子稍显凌乱,每到冬季,烧暖气的锅炉蒸腾着白色烟雾,曾有路人走进来问:男浴室在哪?这是当年报社内部广为流传的笑话,外面的人以为报社是澡堂子,不过,从外面看,还真是像。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报纸的黄金时代。骑自行车从乡下采访回来的记者们,自行车把上会挂着三两斤鸡蛋或肋条肉,编辑部楼上是宿舍,常在中午时间,有蒸腾的饭香下楼“串门”,提醒记者编辑们午饭时间。如此居所最适宜故事与传说蓬勃滋生,马汉,便是其间最盛的“一株”。我去报社略晚,这些故事都是听前辈讲的,带着调侃,只是说到马汉,却是一致认可,说其办报如何认真,为人如何朴实,最为有趣的故事是:一日,报纸大样校完,众人皆去,马汉拿起桌上报纸浏览,看到错别字,便顺手删改,数版看完改完,批写一行字:改后付印。然后,翻回头版,一看报头:《参考消息》。这个听来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印象深刻。
马汉,非其本名,其时,他是晚报总编,无人称其官衔,只唤其名缩写,他本名马汉卿,陕北米脂人士,延安时期干部。远有元代杂剧家关汉卿,近有名将张学良,字汉卿,其名甚雅,其家长当是文化之人。只不知缘何唤做马汉,名叫俗了,却透着众人的敬爱。
后来读到马汉的文章《延安式的爱情》,方知悉其夫人1957年患脊髓空洞症,双臂肌萎缩,虚弱无力得拿不起一张报纸,已近残疾。两位老人数十年相濡以沫,马汉退休后,其夫人的洗脸刷牙、穿脱衣服、看书翻页、喂饭、开门、上厕所等,全由其包办代替,大街上为其提鞋,宴会上为其喂饭,直至两人俱为九旬高寿长者,他调侃夫人是真君子,只动口不动手。年纪渐长后,其夫人喜欢回忆往事,直讲到马汉能背出原话来,但只要夫人开讲,他仍然不吭声地听着。他说:“她还有口能说话,我觉得很幸运!”
与马汉相比,我年岁太小,等我进报社时,他已退休多年,但江湖传说一直还在。若是非要找寻一丝关联,那大约还是有的。那就是当时的副总编辑高平,据说,高平是当年在马汉的力邀下,从陕报调到晚报的。
初进报社,曾在总编室待过一年,那时,晚报头版有评论栏目《古城论语》,针砭时弊,每日一期,一期不超过五百字,总编室杨阳负责。同坐一个办公室,闲来写了篇投稿,审稿的是高平副总编,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报人。其时,初考进报社,文字感觉或许还有,但逻辑感知逊色,是真的不会写评论,只是承蒙高总认可,总被鼓励。常常是一篇文字写好,杨阳编完,高总再修改,二三页稿纸是逐字批改,圈点修正颇多,改完再拿过来,面对面再讲一遍,告知缘何要如此写。有时是命题作文,从立意、结构开始,直到最后成稿。若是稍微有些长进,老人家读后,就从隔壁办公室过来,乐哈哈地说:好。高总个子不高,稍胖,喜欢西装裤带。那时,总编室在印刷厂楼上的夹层上,木质地板,走起来咯吱作响。总编室人不多,每个人走起路来,声音各不同。伴着地板咯吱声,高总推开办公室的门,双手分插在衬衣外西装裤带上,笑眯眯地站在办公桌旁对我说话的模样,依旧恍若眼前。那时只当是写稿,甚是随意,直到若干年后,偶然看到那些稿纸,密密麻麻的批改,才醒悟到那是何等的厚爱与指导,这种手把手的教导,无疑锤炼了我的感知,规范了写作逻辑,其间受益也滋养着我后来的文字。当时只道是寻常,回首已然成追忆。
高平总,少年便已成名,家境富裕,身世坎坷,文思敏捷,生性耿直,是众人公认的才子。记得有一日,敲定报纸头条后,高总气呼呼地过来批评一些人不懂新闻。那日,有一篇稿子是说长安县有位农民家中藏书数万册,惠泽邻里。另一篇是市上领导日常政务。高总要将农民藏书放头题,争执半天,虽然最后完胜,但高总大约依旧心绪难平,所以,过来抱怨。那篇农民藏书的通讯后来得了陕西新闻奖,也使得写稿记者解决了职称问题,这是后话,但是高总对新闻的敏感与判断力却由此可见一斑。高总喜欢养猫,那时常去回坊为他家的猫买肝吃,他风趣诙谐,讲起猫来,满满都是宠爱的。高总是猝然病发离世,未做丝毫停顿,其时年未及古稀,令人扼腕叹息,悲从中来。
己亥中秋,阴雨连绵,秋风萧瑟,过后依然,从夏至秋,气温陡降,忽心生悲凉。朋友圈看到拉萨降了今年第一场雪,天冷了,记得加衣,而那些走过每个人生命的可以铭记的师长,当是另一种温暖所在。心中有月,便是中秋。
作者单位:西安晚报
新闻推荐
“老师,你看,我画的天安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高举着画板,五彩的花朵、鲜艳的红旗、庄严的天安门,一幅幅色彩缤纷、充满童心的...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