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扶贫工作19年,他帮助3万多人脱贫。年过花甲,他依旧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
本报记者张斌峰早在2000年,正处于干事创业黄金年龄段的张雷威,却选择了扶贫这条路,而这条路一走就是19年。
如今,已年过六旬,他依旧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
“一次要喂500毫升左右牛奶,每天喂五六次,这样喂养要坚持两个月左右。”5月27日,张雷威看着出生不久的小牛告诉记者。
张雷威是国网榆林供电公司的一名党员,从事扶贫工作已19年。2016年,61岁的张雷威来到米脂县沙家店镇李站村,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员。
一周前,在米脂县和富顺养牛合作社工作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一头秦川牛顺利产下一头小牛,这是该合作社今年出生的第三头小牛。合作社一名工作人员高兴地说:“小牛的出生就意味着一笔收益,在扶贫人员的带动下,合作社越来越使人感到踏实。”
张雷威说,随着养牛数量的增多,下一步,合作社将建设新的青储窖,更好地保证青储玉米秸秆的质量,并结合富硒农产品的考察结果,培育富硒功能性产品,给牛提供营养价值更好的饲料。还要修建“产房”,给牛的生产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
缘起“富硒”
2017年,在张雷威的推动下,由全村贫困户组成的和富顺养牛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采取“贫困户+非贫困户+村集体经济”入股的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入股分红的模式,针对性解决了贫困户无劳动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乏资金的问题,合作社各项工作很快步入了正轨。
李站村养牛合作社的成功运行,带动周边其他村也办起了养牛合作社。随着合作社的增多,可能会出现牛肉降价或滞销的问题,张雷威开始思考新的致富方法。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和“金点子”扶贫帮困义务咨询服务队队员聊天时,张雷威了解到了富硒农产品这个概念。
硒被科学家称为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防癌之王”,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听完服务队队员对硒的介绍后,张雷威萌生了新的想法——将李站村打造成榆林首个“富硒生态村”。
开了眼界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张雷威想通过发展富硒产业让富硒牛肉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为了进一步了解富硒农产品,张雷威选择到距离比较近的山西省晋中市进行考察。
富硒茶叶、富硒苹果、富硒果醋、富硒黑小米、富硒大米、富硒高粱米、富硒玉米、富硒荞麦面、富硒葡萄酒、富硒西红柿……一系列成熟的富硒产品,让张雷威大开眼界。
晋中之行,让张雷威深受启发,他开始思考如何因地制宜,在米脂也发展富硒农业。
“种植富硒玉米,玉米发酵后喂牛,让牛肉里含硒,从而增加牛肉的附加值。同时,富硒产业也对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有利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张雷威说。
村民挽留
十几年如一日,渐渐地,张雷威在驻村扶贫工作人员中,算是年纪大的了。
2017年,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的张雷威,依然坚守在扶贫一线,派出单位国网榆林供电公司也打算选派新的扶贫干部接替他的工作。
得知这一消息,村里全体贫困户联名写信挽留张雷威。“老张就是我们的主心骨,他走了我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许多村民说。
“有些事情我们也不懂,就只能请教老张,为我们的事情他操了好多心,为我们跑东跑西的,这些我们都看在眼里,他是真心实意为我们办事。”李站村党支部书记冯生成提起张雷威,不禁竖起大拇指。
虽然已到花甲之年,但张雷威并不认为自己干不动了。“李站村的扶贫工作还没完成,我怎么可以离开! ”他说。
坚守扶贫
“我就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善事,能帮老百姓把生活过好,我就很开心。”谈起为什么退休后还要自费干扶贫工作,张雷威说。
“我为这事都哭过。2006年,他在吴堡扶贫的时候,为村子里修水窖的事跑前跑后,上沟下洼,把腿都摔骨折了。打了石膏才27天,就在我外出买菜时,他又偷偷地跑去了现场。我是劝也劝不住,骂也不顶事。其实我是心疼他,都这把年纪了,既然退休了,就跟我在家带孙子,可他非要去继续扶贫。”张雷威的老伴无奈地说。
十几年来,张雷威的足迹遍布榆林市6个县区、18个乡镇、56个自然村,帮助3万多人脱贫。从最开始的 “一村一品、一户一策”、适度养殖,到后来的产业扶贫,再到现在成立合作社、打造富硒生态村,他一直专注于扶贫工作。
“只要组织需要我,群众需要我,我就会一直把扶贫工作干下去。群众不脱贫,我就不离村。”张雷威说。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刘雄飞杜万宏报道近日,米脂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90余名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员集中培训,旨在进一步加强该县党风廉政宣...
米脂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米脂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