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礼赞 ——杨凌示范区二十周年建设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郑栋 通讯员 杨耀军 唐生辉
编者按 杨凌示范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高新区。2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各共建部委的支持下,农科城牢记国家使命,立足陕西、面向旱区、服务全国,日益成为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回顾杨凌示范区的创业历程和发展实践,对于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加快富民强省,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报今天刊发长篇通讯,献给所有参与、关心、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的人们。北纬34°16'56'',东经108°4'27''。在陕西,屹立着我国唯一的农科城——杨凌示范区。
公元1997年7月29日,赓续了五千年农耕血脉的文明古国,在这一天标注下清晰的历史印记。中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宣告成立。
从此,一座肩负着国家使命的农科新城,在古老厚重的关中平原上崛起。
20年,7000多个日日夜夜,杨凌示范区在中华农耕文明继往开来的时空坐标里,镌刻下催人奋进的创新实践。
有了杨凌示范区,零落分散的农业科研力量实现了整体融合,单调刻板的农技推广方式焕发出创新活力,举步维艰的城乡建设得以突飞猛进。
杨凌示范区20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是薪火相传的创业史诗,是追赶超越的绿色传奇,是砥砺奋进的农科礼赞。
(一)
在中国,或许没有一座城市有比杨凌更为深沉的“农科情结”。
4000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正是在古称“有邰”的杨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发祥了“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传统农业,滋养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秦岭巍峨见证着沧海桑田,渭水逶迤荡涤着岁月尘埃。
1934年,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和爱国将领杨虎城等创办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部农业科教事业自此开篇。
上世纪40年代,小镇杨陵云集了247位专家教授,其中,留学归国者达92人。从被毛泽东主席称赞“辛辛苦苦,独树一帜”的首任校长辛树帜,到主持修建“关中八惠渠”的水利大师李仪祉;从西北农业科教事业的开拓者虞宏正教授,到被李约瑟博士盛赞的农史学家石声汉;从“蝶神”周尧到沙玉清、沈学年、吴耕民……因为农业科教先驱们的默默耕耘,烽火中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成长为拥有十系一部、学科体系完备的全国知名农业高等院校。
动荡的旧中国西部地区,仅有一方农业治学之所。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个世界大国的传统农业面貌为之改变,一个人才济济的农科重镇开始登上时代舞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基本国情和国家战略需求,将杨陵作为农业科教基地重点建设。上世纪60年代初,杨陵曾被列为全国十大科研中心之一。
1952年至1980年,国家多个部门和陕西省先后在杨陵创建了西北农学院、西北林学院等10家农业科研单位。一个不足4平方公里的关中小镇,集聚起超过4000人的农业科教队伍,诞生了一项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科研成果。
1949年至1960年,由西北农学院赵洪璋院士培育的“碧蚂1号”小麦,在黄淮麦区推广种植了1亿亩,创造了小麦良种推广的世界纪录,被毛泽东主席赞誉为“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此后,我国小麦品种的6次更新换代,有4次都出自杨陵这个关中小镇。
还有秦冠苹果、小偃6号和陕农7859小麦、西农莎能奶山羊、西农8号西瓜、8819线辣椒、“秦白”系列大白菜……这些农作物新品种,变成了一碗面、一盘菜、一杯奶、一块瓜,汇成了家的味道,传递着新中国的温暖。
这一时期,改变生产面貌的农业科技理论也不断涌现,历久弥新。“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坬。”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朱显谟院士提出的“28字方略”,在米脂县塑造了绿水青山的“高西沟奇迹”,至今仍是开展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金科玉律”。
李振岐、刘荫武、山仑、李振声、李立科、李玉山、宁锟、窦忠英、李殿荣、高如嵩……这些新中国的农科专家们背负着人民的期盼,在北国大地上,一次次奏响科学的凯歌。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末,杨陵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农科教人才7万多名,取得农业科研成果5000多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超过2000亿元。小麦育种、旱作与节水农业、畜牧胚胎工程、黄土高原治理、水土保持等科研水平领先世界。
然而,与灿若繁星的科研成果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当时杨陵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公共设施寥寥无几,生活用品供应奇缺,医疗条件简陋落后,科研成果频遭窃取……
彼时,号称“农科城”的杨陵其实和普通农村无异。1980年前后,杨陵甚至连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都不能保证,科教工作者们只能到西安购盐,去宝鸡买醋。用来接待外宾的职工食堂,房顶竟然还是竹纸棚。
艰苦的工作环境加上建制不符,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致使科教人才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外流。仅“八五”期间,杨陵流失的高科技人才就达450多名,人员流出入比一度高达19:1。
然而,仍有更多的人选择坚守“农科城”,选择投身中国现代农业的改革浪潮。
(二)
回顾20年来杨凌的创业历程,底色鲜艳的改革脉络贯穿始终。无论是昨天的杨陵镇,还是今天的示范区,这里始终倾注着党和国家的殷切关怀,凝结着三秦父老的切切期盼。
1996年盛夏,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一场农业科研和教育的“大改革”在杨陵启动。
1996年10月31日,国务院明确,杨陵要“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路子”。肩负着国家使命,烙刻着改革印记的农科新城如朝阳般喷薄欲出。
只有建设一座现代化的新型城市,才能扭转人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被动局面,农业科教基地才能活起来。此刻,一台动力强劲的“改革引擎”正在国家层面加速轰鸣。
95岁高龄的蔬菜专家陆帼一教授,至今仍珍藏着一张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时的照片。这张照片拍摄于1997年,那一年,在参加全国人代会陕西代表团讨论时,她发出了“救救杨陵”的呼吁。
1997年3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即将新生的国家农业高新区一个新称谓——“示范区”。同年3月25日,国务院同意省政府建议,“陵”字改“凌”,寓意“壮志凌云、奋发腾飞”。
1997年7月29日,国家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在陕西,在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正式设立。
改革开放孕育了一座新城,新城开始酝酿一场新的改革。
杨凌示范区自成立之日起就坚持“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原则。事实证明,省部共建的体制既彰显了改革内涵,又突出了创新实践,20年来,这一创新体制成为支撑杨凌示范区履行国家使命的不竭动力。1997年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当天,省部共建领导小组就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开始了实质性运转。自此,定期召开的共建领导小组会议,成为建设杨凌示范区的常态化工作安排。
1997年9月,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杨凌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开始办公。
这是一个生来就有改革“气质”的服务管理机构,包括两名副厅级干部在内,首批28位同志全部由公开招聘选拔产生。从规划招标、项目招商、国际合作招贤,到会计代理、公车改革、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直至今天,杨凌示范区“小政府,大服务”的行政理念,仍传递着改革的深度、锐度和力度。
省部共建的体制优势和高效精干的行政团队,为杨凌科教单位大融合扫清了障碍,按下了科教体制改革的“快进键”。
1999年9月,杨凌示范区成立仅两年时间,经国务院批准,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等7家科教单位合并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校、水校、林校3所国家重点中专升格组建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教育和科研单位的首次实质性合并宣告成功。
打破行政壁垒,整合科教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杨凌示范区让产学研拧成了“一股绳”,有效拉动了农科教协同创新。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吴普特曾深有感触地说,省部共建,科教协同,有效提升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对现代农业发展作用显著。
仅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合并重组后,学校的办学规模翻了近两番,审定动植物新品种数量年均增长47.8%,增设永久性试验示范推广站58个,国际合作平台、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增长了9倍,教职工收入增加了11倍,年发明专利数增长了24倍,年均核心论文发表量增长了120倍。
(三)
2017年7月29日,杨凌示范区成立20周年纪念日。
这天,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的一幢白色小楼里,74岁的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正带领科研团队批阅一份特殊的“考卷”。
在他们面前,是1万穗从试验田里采收回来的小麦。量株高、测芒长、称千粒重……在小麦育种研究中,这个环节叫作室内考种。“阅卷”结束后,1万穗小麦里只有50多穗能脱颖而出,成为育种材料。
1万穗小麦意味着1万次观察称重,也意味着数万次重复。从1973年追随赵洪璋院士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算起,这份枯燥的工作,王辉一干就是44年。“考”种,他更是从未缺席。
几十年如一日躬耕麦田,王辉主持育成小麦新品种12个,推广面积超过1.5亿亩,增产粮食40多亿公斤。2016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命名王辉同志为“三秦楷模”。
这,就是杨凌农科专家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朴实表达,也是杨凌农业科技创新历程的真实陈述。
如今,杨凌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已从45%提高到60%,直追发达国家水平。建成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2个,国家平台9个,累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93项,研发投入占比(R&D)达5.6%,位居全国前列。
近年来,杨凌培育并审定“西农585”小麦、“陕单609”玉米、“瑞阳”“瑞雪”苹果、“七月鲜”红枣、基因编辑白绒山羊等代表性新品种150个,授权专利3516项,万人发明专利数达30.8件,居全省首位。
得益于省部共建体制的强力支撑,杨凌和驻区高校的协同创新实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杨凌已与283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39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立了两个“协同创新联盟”,区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基本形成。每年财政支持20个科技攻关项目成为常态,16个共享创新平台组建投用。
如果将每个杨凌基地都标记成一片绿叶,人们会发现,在中国旱区赭黄色的版图上,一片绿色原野正在蜿蜒舒展。
着力在基础性研究、种子创新和农业科技服务中体现“杨凌符号”,杨凌由输出“一颗良种”转变为供给“多套方案”,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旱作农业破题。
2016年,“水足迹”这一理念在杨凌被首次引入我国农业节水领域。从此,小到一粒麦,大到万顷田,农业用水效率有了更精确的计算标尺。由杨凌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旱区节水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结题。以农业“水足迹”等基础性研究为内涵,项目研发出6套节水新模式、32种高效用水新技术和37套节水新设备,在陕甘宁新蒙五省区推广面积达259.1万亩,带动用水效率提高了10%以上。
在陕西,从白水、洛川的苹果,到眉县、周至的猕猴桃;从山阳、商州的核桃,到富平、阎良的西甜瓜,现代农业在哪里布局,“杨凌符号”就在哪里闪耀。
在新疆昌吉,杨凌不仅输出了红枣新品种“七月鲜”,还配套了矮化栽培新方案。枣农们的劳动量降了一半,收入却翻了一番,新疆枣业更红火了。
20年来,杨凌在全国18个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301个,年示范推广面积6500多万亩,年推广效益超过176亿元,近1亿农民直接受益。
20年来,杨凌累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超过38万人次,培养科技特派员1277名。20个省区的12472人获得了由杨凌颁发、全国认可的农技职称证书。“杨凌农科”品牌价值达661.9亿元,位列全国区域品牌第二位。
20年来,由“单兵作战”到“集团冲锋”,杨凌探索形成了大学、产业链、科技特派员、科技培训、展会、媒体等6种农技推广新模式,打通了科技示范推广的“最后一公里”。
农业科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武器。在全民奔小康的行列里,农科城义不容辞地为科技扶贫贡献“杨凌力量”。如今,杨凌已在省内56个国定贫困县实现了示范基地全覆盖,并在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吕梁山区启动建设了41个示范基地。今年,秦巴山区将率先完成杨凌示范推广基地全覆盖。
今年8月5日,纬度最高的杨凌基地——福海黄花沟现代农业示范园在新疆阿勒泰奠基。在西藏阿里普兰县、新疆和田民丰县,2个新基地也正在紧张建设。今后,杨凌还将每年在贫困地区培训农民1万人次以上……
对许多人来说,与示范区的不期而遇,是因为农高会的如期而至。20多年来,每逢岁末农闲,一场群众期盼的5A级“农科SHOW”都会准时在杨凌上演。
在农高会召开的5天时间里,170多万名群众,2000多家企事业单位,85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和适用技术在农科城里精彩亮相。被誉为“中国农业奥林匹克盛会”的农高会,实至名归。
今年3月21日,农高会以615.99亿元的价值,问鼎中国农业区域品牌榜首。5月17日,农高会在全省首个通过UFI核准,获得全球展览业最高级别认证。7月6日,“农高会”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塑造出一支铁打的“国家队伍”。
(四)
20年前,人们不会想到,一个关中古镇会嬗变为一座农科新城。20年后,人们不会怀疑,一次农业主题的自贸试验改革,将让丝路再次繁盛。
2017年4月1日,陕西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在我国11个自贸区的33个片区中,杨凌自贸片区是全国唯一的以现代农业为内涵的自贸试验区板块。从第一个农业示范区,到第一个农业自贸区,这是历史的选择,更是改革的全新实践。
建设自贸区是陕西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前沿,实现追赶超越的重大机遇。依托自贸片区建设,杨凌将农业科技的种子播撒在“一带一路”上。
9月1日,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经济研修班在杨凌开课。来自黎巴嫩的学员瓦瑞夫告诉记者,他将在杨凌收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截至目前,杨凌共承办国家援外培训项目77期,累计培训了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800多名学员。在商务部、科技部和农业部的支持下,杨凌已成为我国的旱作农业援外培训中心。
风从东方来,四海若比邻。经过20年积累,杨凌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科技、产业合作关系,建成国际合作平台13个,实施国际合作项目120多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已与国外15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农科教创新联盟也正式成立。
目前,由杨凌主导建设的中哈、中澳、中美等8个国际合作园区已完成阶段性任务。国际农业创新智库已吸纳俄、加、以等国的60多位科学家加入,安哥拉及莫桑比克国际农业自贸园区已完成前期调研,金海生物、美国嘉吉等20多家涉农外资企业也已建成投产。
农科城的“国际范儿”越来越足了。
没有大城市依托,没有大工业支撑,依靠创新驱动和“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接力拼搏,一座崭新的田园城市在关中平原拔地而起。
这,就是杨凌建设者们共同谱写的创业传奇。
在杨凌示范区成立前,“农科城”里“下雨泥裹脚,晴天土扑面”。城区里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家像样的商店,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和中小学校,更别说是排污和燃气管道了。
而现在,不但排污和燃气管道通到了农村,就连Wi-Fi都实现了全域覆盖。在杨凌,进村有景观,出村有公交,村村都有幸福院,户户都有网格员。
按照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确定的次核心城市建设目标,杨凌已基本建成35平方公里的主城区。纵跨南北的杨凌大道全线贯通,“六横五纵”的城市路网基本建成。
如今,杨凌建成区绿化率已达40%,“三河两渠五湖四湿地”水生态景观初见成效,渭河杨凌段一期4000亩生态水面已经形成,“蓝天数”名列全省前茅。城市开发不负田园风光,是农科城坚守本色的城市个性。
颜值高还要内涵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杨凌先后出台各类改革方案168个。其中,农村金融改革和农业科技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土地“三权分置”和确权颁证已率先完成,“两权”抵押贷款发放额位居全省第一。
同时,杨凌还在养老、教育、社保等31项事关群众切身福祉的政策上实行同标准、同待遇,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政策一体化。2016年,杨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959元,跃居全省第一。
专门给土壤“看病”的博士创客和自主育种的“农民科学家”同台竞技,精研杜仲的“冷娃”和大数据“农业云”比拼打擂。现在的杨凌,更是一座充满创新创业氛围的活力之城。
为了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杨凌已构建起创业工场、众创田园、创业大街等创新创业的立体孵化集群,并出台了国内最优惠的38项政策。目前,已有750家技术创业团队选择入驻杨凌,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5万个。杨凌已成功跻身为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喜逢成立20周年,杨凌好事连连。6月,杨凌入选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7月,杨凌示范区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8月,杨凌高考二本上线率蝉联全省第一。高铁站、城市慢道、湿地公园陆续建成投用,石头河水和华电供暖进入千家万户。
在杨凌,产城融合愈加密切。围绕打造陕西涉农工业战略高地,生物医药、农产品加工、农业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加速发展,探索出农业园区运营的“杨凌方案”,有效带动了全省农业提质增效。
从孔雀东南飞到凤凰西北栖,如今,杨凌已拥有科技人才近7000名。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千人计划”人才8名,“长江学者”11名,杰青基金获得者8名。来自美、加、德等海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10余位高层次人才选择在杨凌扎根,850余名高水平大学博士在杨凌投身我国农业科教事业。20年来,杨凌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30多万名。
穿云破雾20年,在相同的地理坐标上,农科城的今昔巨变,令人震撼,使人振奋。
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犹在心中激荡,“形成制度红利辐射全国”的鼓励尚在耳畔回响。岁已弱冠,长至成年的杨凌示范区,正站在第3个十年的新“起跑线”上。
以争当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排头兵”和农业科技创新的“领跑者”为指引,杨凌正立足在“更高层次上发挥示范区作用”,加快建设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
在顶天立地的杨凌示范区,雄浑壮美的农科礼赞,久久回响……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杨晓慧抓党建促脱贫是全市第二季度基层党建工作的主基调。围绕这一核心任务,米脂县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推动人财物各类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全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调动干部...
米脂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米脂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