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墟中寻找历史
《榆林长城纪事》靖边篇执行导演王云峰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过:“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而今天,我们就在长城的“废墟”上,寻找着历史,记录着历史。
2020年春天,因疫情刚复工复产不久,《榆林长城纪事》拍摄工作就开始了。4月13日,我和编导徐娜、崔渔,摄像记者胡星宇、杜方亮,还有73岁的李春元老师,一大早就奔赴靖边。
靖边县境内有秦长城残存墙体35处41段,总长约103公里;明长城90公里长,烽火台55座。长城沿线有清平堡、龙洲堡、镇靖堡、镇罗堡、新城堡、宁塞堡六个堡。在靖边,关于长城的细节和系统性资料相对较少,只能去实地努力挖掘。
尽管有着充分的思想准备,但第一天的清平堡采访还是让人有所失望。眼前是一片废墟,没有长城的壮观与雄伟,有的只是一个个连续的小土堆、一个个小山尖,一曲无头无尾的悲凉绝唱扑面而来。惋惜的同时,我们更想努力挖掘一些不为人知的素材,展现出苍凉长城废墟的更多内涵。
好事多磨,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发生。在采访李辅总兵的后人时,摄像师胡星宇因太过于专注,没有注意周边环境,没想到有一只狗扑了上来,幸亏隔着裤子没有被咬伤。好在惊心没有给大家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激起了满满豪情,我想这不仅是因为年轻,更多的是出于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由于缺少翔实的长城史料,让我们这些拍摄者多了另一个身份:调研考察。在最后一天宁塞堡的采访中,沿着土路爬山上洼行车十分困难,二十多公里的路硬是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到了目的地和当地村民交谈时才知道,这里是宁寨堡而不是宁塞堡,宁塞堡现在位于吴起县。于是,我们又驱车赶往吴起。几经折腾考证最后得知,宁寨堡就是宁塞堡的前身,实际的探索为我们对长城的认识进行了一点补充。
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些守护废墟的人。坚守在统万城的李少鹏,七年来走遍了这座古城的角角落落,在他捡拾的一万多块瓦片中,每一块都能清楚地讲出它的出处。靖边宣传部副部长赵世斌痴迷于阳周故城的研究,从2015年至今写了将近20万字的研究材料。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知道阳周故城,了解靖边历史文化。靖边县文化局原副局长罗培林,一直关注靖边境内的长城,为长城修复做了大量的工作。而文化学者师培强接受采访后担心讲述不到位,多次不厌其烦地与我们沟通探讨。特别感谢温怀德、魏俊兵、罗培林、李子清、武国强、李宏强,一路给予我们采访的大力支持。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检查拍摄好的画面,无人机的俯瞰视角让人惊叹不已:长城宛如“断臂维纳斯”透着凄凉的美,旷野之间,它以触目惊心的模样诉说着曾经承受的痛与泪。如一本厚重的书籍,记述着一个地方的兴衰荣辱,也烙印着一方土地的风土人情。每次片子播出转发后,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都给了我们一种欣慰与满足。
西影导演何志铭这样评价《榆林长城纪事》:“光辉的历程,精心的力作,赤诚的心愿,创新的奉献,英雄的史诗,伟大的开端,永远的经典!”这样的评价给我们榆林广电人更多勇往直前的力量。
余秋雨说“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长城废墟随着时间的流逝必将会完全融入大地,而我们就是这废墟的记录者。
在废墟中我们寻找历史,挟着废墟我们走向未来。
新闻推荐
■总投资144.13亿元,建设180万吨/年甲醇、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40万吨/年聚丙烯和30万吨/年低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