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一对夫妻共同战“疫”:不同的岗位 共同的使命

榆林日报 2020-03-26 06:04 大字

边静(右)在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记录武震(右)在社区向居民发放抗疫指南宣传单

文图/本报通讯员白凌燕 王子君

自1月31日主动报名参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靖边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治医师边静就再没回过家。他的丈夫武震,同样坚守在张家畔街道金华路社区抗疫一线,他们夫妻俩只能在视频电话中见上一面,互道平安。

她守在“早诊断”阵地

中午开完会,下午就直接上岗,第一个班就是夜班。边静依然能记得第一天在靖边县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时的紧张情景。随着有武汉接触史的人员被逐渐排查出来,在发热门诊一线阵地的她难免会胡思乱想。但随着一系列防护措施的跟进,边静心里渐渐平静下来。

发热门诊实行首诊负责制,这对边静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她们在诊断时更加严谨,提高警惕。特殊时期,发热病人多数会有一丝焦虑,尤其是遇上中老年人,更需要耐心的心理疏导,一个诊断往往要解释很多遍才能顺利完成。工作期间,她穿着防护服坚守门诊,不能随意走动,困了就连衣躺在检查床上睡会儿,下班后再回单位宿舍补觉。“虽然靖边目前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但我们仍然会坚持到最后胜利的那一天!”边静说。

他冲在“早发现”前沿

1月25日,挂职干部武震接到金华路社区的紧急通知,所有工作人员取消春节假期即刻返岗,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对近期抵靖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此刻武震明白,在传染病发生时,切断传染源至关重要,社区就是构建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

在摸排统计工作中,他嘱咐网格员要与时间赛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统计必须详尽具体。他认真查阅整理了国家疾控中心的新冠肺炎预防指南,转发给各网格群,并制成宣传单向居民分发。为了将预防指南覆盖到广大群众,他提议将指南录成音频,组织志愿小分队拉着音响走街串巷播放宣传。

娃是他们共同的牵挂

“娃的课能跟上吗?父母都不会上网,更别说钉钉了,怎么办呀?”坚持上班20多天的边静很少对丈夫抱怨工作的辛苦,可一说到孩子的学习她有些哽咽了。“我一个链接一个链接地发的,作业都截图了,钉钉不行我给班主任说说。你别着急,做好个人防护,别担心家里的事情,有我呢!”电话这头,丈夫武震像往常一样宽慰着妻子。

孩子被送回农村老家,公婆去年刚换的智能手机,视频通话也是刚学会。下班回到住处的边静第一时间拿起手机和孩子视频通话。她最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女儿虽然才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学习不能落下。

“妈妈,细菌大王什么时候才能打完,什么时候接我回家?”每次和女儿视频结束,边静都忍不住掉下眼泪,女儿长大了、懂事了,但她仍然会念叨着要爸爸妈妈。

武震和边静是中学同学,同时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他们一个成为医生,一个成了干部。平时上班边静都是倒班,作为家属又是半个同行,武震深知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所以家中的大事小事都主动揽在身上。这次新冠肺炎防治,让挂职到金华路社区的他和妻子并肩走上同一“战场”。

家是一片天,一人撑半边。武震、边静夫妻俩总说,他们只是普通人,在做平凡的工作,和身边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没两样。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们并肩战斗在防疫一线,本是日常工作,却因“疫”增添了几分义无反顾的决心和勇气。本是平凡的生活,却无意间谱写出一段难忘的人生赞歌。

新闻推荐

靖边县铭善志愿者协会:筑牢抗疫“红色屏障”

本报通讯员谢贞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靖边县铭善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戴上口罩,投身防疫一线,自发开展志愿服...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