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线“排雷手” 苗继宏:我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

三秦都市报 2020-02-18 00:48 大字

苗继宏拎着20多斤重的采样箱,急匆匆赶到一处医学隔离点。

他的身子,被连体防护服、隔离服、口罩、鞋套,裹得严严实实。隔离点出现了一例疑似病例,作为标本采送者的苗继宏,需要在10分钟内,完成血液样本、鼻咽拭子的采样。

先采集被采样者的咽后壁及双侧扁桃体部位,再采集双侧鼻道内鼻腭处,然后采集血液标本5毫升。每个步骤,都进行得格外小心——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中,这是最危险、风险最高的岗位。因为距离病毒最近,且取样、保存、运输都有严格质控要求,苗继宏因此被称为疫情“排雷手”。

榆林市靖边县疾控中心,38岁的检验科科长苗继宏,已经近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一个月的时间里,他率队完成了全县84例疑似病例的标本采送。幸运的是,经过核酸检测后,所有疑似病例,结果均为阴性。在疑似与解除之中,标本采样是最前沿、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一例疑似病人,在经过了临床诊断、流行病学史调查之后,最终通过采集呼吸道标本、血液等标本,接受核酸检测。

“风险肯定有,但责任更大。”2月17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苗继宏向记者坦言,像采集鼻咽拭子过程中,被采样者需张开嘴,采样人员再将棉签伸到其咽喉部进行采集。采集过程中,病人会出现咳嗽、打喷嚏的现象,这种现象对采样者是最危险的。

不仅如此,还有血液样本、痰液样本等采集工作,样本在转运过程和实验室的打开检测过程中,都会产生一定感染可能,“需要非常规范,万分小心。”

标本保存也有严格要求,能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1月28日凌晨,靖边县王渠则镇蔡家峁村,一位从武汉旅游回来的女孩,在居家隔离时,突然开始发烧、咳嗽。

苗继宏接到通知,冒着鹅毛大雪,星夜开车赶往。山路崎岖难行,40多公里的路,走了近4个小时。

戴好帽子、N95口罩,穿好工作服、连体防护服,戴上双层手套和护目镜后,苗继宏将用于采样的设备、试剂细心确认,进行鼻咽拭子、血液标本的采集。

1月28日凌晨的这次标本采集完成后,苗继宏仍然顾不上休息。他需要通过专用的冷链车,在最短的时间,将标本护送到120公里外的榆林市指定检测机构。

苗继宏毕业于医学检验专业,身兼靖边县疾控中心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他向记者坦言,在整个疫情防控中,标本采运和内感防控,是感染风险级别最高的两种工作。

文/图樊悦本报记者宋雨

城市“战疫”者

新闻推荐

靖边县委组织部56万元专项党费支持疫情防控

本报记者宋炜通讯员白凌燕报道2月2日,靖边县委组织部划拨专项党费56万元给全县各乡镇,主要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