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边的坚守 来自中国石油西气东输靖边站的故事

陕西工人报 2019-12-04 06:23 大字

张斌(左)和巡线员在复测管道光缆埋深

这是一群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为了祖国的“碧水蓝天”,为了京畿地区人民生活幸福,在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的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甘陕管理处靖边站的35名职工,坚持守卫着“供气生命线”。全站职工平均年龄32岁,本科毕业占60%以上,除两名女同志外全是铮铮男儿。他们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在荒凉的沙漠边上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面对卫星残骸坠落的应急“备战”

2010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的郝星,今年35岁,通过竞聘走上了副站长的岗位。角色的转变让他肩上的任务更为艰巨,他对自己也更加的严格。来这个站一年多时间,从日常工作到员工的生活,他都认真细心、无微不至,既是工作带头人又当员工情绪疏导的“心理医师。”

谈起一年里留给他的最深记忆,郝星说:“记忆深刻的还是那次集体“作战”。”

2018年12月27日,靖边站突然接到上级电话,12月29日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将发射一颗卫星,卫星残骸可能会落在内蒙古自治区左旗嘎查镇,由于兰银天然气管道有32公里管道和兰银线12号阀室距预测坠落点11公里,但不排除坠落此处的可能。若卫星残骸坠落造成兰银线停气,需立即从长宁线靖边站启动压缩机组满负荷供气,缓解宁夏供气需求。

接到命令后,站长李健、副站长郝星带领全站职工立即投入工作状态,检修的检修、查仪表的查仪表,就连在岗的那位女同志也打着手电筒,在狭小的设备间为大伙照亮。隆冬的夜晚,寒冷让人难以忍受,大家冻得直打哆嗦。郝星秋裤、棉裤全穿上还冷得要命,只好把能套上的裤子全穿上,里里外外不知穿了多少层,就这样一直干到次日凌晨5点。但他们启动机组,居然没有成功。

面对这样的结局,他们没有气馁,连轴转寻找原因。最后终于发现是机组马达里的零件有问题,于是又派人紧急赶赴银川配置零件。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上级要求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虽然我们这个预备方案最终没有启用,但是通过这次集体“作战”锻炼了大家的意志,我们觉得值了!”郝星说。

“谈判高手”张斌

高高的个子,一张饱经风霜黝黑的脸,这是张斌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而立之年的张斌2011年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现在是靖边作业区副主任,主要负责西一线靖边压气站、西二线中靖联络站、西三线中靖联络站、长宁线靖边压气站的长达545公里的管道管理。

确保线路安全是张斌的职责,每天他都要步行巡一段线路,一月下来要把545公里的线路巡检8圈。去年8月,张斌在巡线中发现,靖边青阳岔镇发生山体滑坡,滑坡后的山体离所埋管道不到5米,必须进行施工清理,以保障管道安全。该隐患已经存在5年,由于这里的老乡和当地政府的一些纠纷没有解决,阻止他们施工。张斌找他们沟通都被冷脸回绝。这下可难倒了不到30岁的张斌,从学校出来就步入工作,专业知识倒是不少,可怎样和老乡打交道他还真是不会。如果隐患不解决,管道安全就会一直受到威胁。为了打入老乡“内部”,张斌就驻扎在此处,除了自己观察、琢磨外,还经常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取经”。他以自己是榆林人的优势,拿着香烟一个个发,和老乡套近乎、拉家常、讲道理,逐步打开了局面。在张斌的努力下,老乡们终于同意让他们施工。

沙漠里的维修

生于1988年的李凯,2014年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是靖边作业区维抢修队的副队长,今年7月他通过竞聘走上了维抢修队的领导岗位。为了确保今年冬供的安全可靠,10月底的管道维检修作业让李凯这个“新官”记忆犹新。

今年10月24日,维修队要在沙漠里开展管道维抢修作业。为确保管道焊接质量、人员安全,领导必须24小时轮流值班。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他们在沙漠里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办公室。10月底的毛乌素沙漠夜间温度已到零下。李凯他们保暖裤、棉裤全部穿上还是冷得打颤。除了冷还要时刻保持清醒,要不断观察外面的作业质量。换班期间李凯他们就在临时办公室互相挨着取暖,为了让大家提神,这时管道科科长朱雀给大家讲起了管道知识,有时中间还穿插一个小故事,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维修工作整整干了3天。

正是在这群年轻人的忠诚担当下,截至2019年11月,靖边压气站西二线中靖联络站累计向北京输气570亿标方,西三线中靖联络站累计向北京输气160亿标方,靖边站向北京的输气量逐年递增,2018年达到历史新高156亿标方。严寒的冬日,当我坐在暖气房里时,每每会想起他们的身影……□本报记者 毛静

新闻推荐

靖边县计生协健康义诊进社区

本报通讯员双冰鑫报道11月16日,靖边县计生协联合市计生协走进张家畔街道河东社区开展了健康义诊暨宣传服务活动。该县计生...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