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风”盈袖地生金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榆林生态建设工作纪实

榆林日报 2019-07-21 05:40 大字

本报记者 魏丽娟

陕西省最北端,陕蒙交界处,一片深深的绿色将毛乌素沙漠拥在怀中,人们亲切地称它为“榆林绿”。

“榆林绿”是一片深绿,2157万亩的林海,牢牢地把860万亩流沙全部锁住,阻击沙魔南侵东进的脚步。置身茫茫林海,很难想象:70年前,这里还是“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的苦难偏僻之地。70载艰苦奋斗、治沙造林,榆林人以1.62%的荒漠化逆转速率不断缩小毛乌素,成为中国荒漠化治理“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毛乌素沙漠“消失了”,“榆林绿”开挂上线。

向沙漠发起挑战

自唐起至明清,毛乌素沙漠已经有千年的历史,这也成为人类的苦难史。

解放初期,榆林全境仅残存60万亩天然林,林木覆盖率只有0.9%,流沙吞没农田牧场120万亩,北部沙区仅存的165万亩农田也处于赤裸沙丘包围之中,将近400万亩牧场沙化、盐渍化、退化严重,沙区6个城镇400多个村庄被风沙侵袭压埋,风沙区的农牧民不断南撤,形成了沙进人退的生态恶劣局面。

“种树,必须种树!”解放后,榆林人第一件大事就是治沙造林。

定边农民李守林带领小滩子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治沙造林,成为新中国成立后治沙造林的“领军人物”;靖边妇女牛玉琴一生奉献给造林绿化事业,在沙海边缘植树800多万棵11万亩;榆阳区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45年坚守大漠植树造林,用33条防风固沙林带和14425亩林区堵住了毛乌素南缘“黑风口”……为了绿色的梦想,70年来,榆林人植绿大漠,有的落下残疾,有的因公殉职,他们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书写下可歌可泣的治沙史诗。

如今,“沃野千里、庄稼殷实、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自然生态美景恢复了。近20年以来,陕西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8.8%提高到31%。与上世纪末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89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减少30万亩,重度荒漠化面积减少1952万亩,这些成就95%是由榆林完成并实现的。

治沙精神代代相传

“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70年来,榆林历届党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把“南治土北治沙”作为头等大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榆林创造性地把“股份制”等先进组织形式引入治沙造林实践,群众性治沙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随着义务植树“三个一百”十年工程及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启动,千里风沙线上出现“大漠驼迹绝、塞上柳色新”的新景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榆林投入48亿元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绿色愈加浓郁;沙尘天气屈指可数,榆林市扬沙、沙尘暴天数比5年前分别减少近半;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持续推进,榆林市有15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沙产业,年产值4.8亿元。

与2000年相比,榆林市植被指数增加幅度位居陕西省第一,湿地资源位于全省第二;建设美丽榆林成为榆林市人民的自觉行动,“亲子林”“家庭林”“成长林”随处可见。近5年来,450多万人次榆林群众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绿5000多万棵,矿区绿化、社会绿化50万亩以上,植绿、爱绿、护绿成为新时尚。

在干旱少雨、生态脆弱的自然条件下,榆林用了70年时间,将数百年以来被破坏的林木植被提高了近30倍。在我国土地沙化依然在扩展的趋势下,榆林大地基本上消灭了沙漠化土地现象,率先实现了荒漠化的逆转。

“南治土北治沙”书写奇迹

“中国的治沙经验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的防沙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仍然对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2018年第24届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草原局局长张建龙给予榆林治沙工作这样的评价。

70年来,榆林在常年摸索和多次失败中,摸清了沙漠的习性,发明了引水拉沙、多管井、马槽井、扬风移沙、搭障蔽、满天星造林、撵沙丘造林等科学有效的治沙方法,形成了“南治土北治沙”的特色治沙模式:在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以全面保护现有植被,治理流动、半固定沙地为重点,采取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相结合,人工、飞播、封育相结合,营造稳固的防风固沙林带;在南部覆沙黄土区,加大封育力度,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营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榆林市涌现出定边小滩子、靖边杨桥畔、神木窝兔采当、榆阳补浪河、米脂高西沟、绥德韭园沟、神木圪丑沟等一批又一批“南治土北治沙”的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典型。

榆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扩展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初步形成了带片网、乔灌草相结合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北部风沙区建成总长1500公里,造林175万亩的长城、北缘、环山、灵榆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沙漠腹地营造起万亩以上成片林165块,仅本世纪,榆林新建常绿针叶林180万亩,完成“万亩连接工程”52片。

榆林市林木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的0.9%提高到33%,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364万亩,林木覆盖率43.5%,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沙区樟子松保存面积达到130多万亩。南部丘陵沟壑区造林保存面积793万亩,林木覆盖率23.3%,榆林为陕西乃至中国创造出更多的生态福利、绿色福祉。

新闻推荐

毛乌素治理众志缚流沙 塞上展新颜

6月4日无人机拍摄的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区沙河公园。新华社记者刘潇摄新华社记者姜辰蓉李华刘潇地处毛乌素沙漠的陕西省榆林...

靖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