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着力提升农机化整体水平,助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 在希望的田野上
本报通讯员张洁敏 高庆平 常鹏飞
2018年,榆林市紧紧围绕提升农机化整体水平,助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这条主线,认真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精心实施农机化重大项目,积极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依法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增强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为榆林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装备支撑和服务保障。
截至2018年底,榆林市农机装备总动力已达295万千瓦,较上年净增17万千瓦,新增10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262台;榆林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3%,其中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64.5%,榆阳、定边、靖边机械化水平分别达68.5%、68%、73%,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榆林市机耕作业面积572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75万亩。榆阳区创建成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定边县创建成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农机服务中心被省农机局评为“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集体”。
■提升优化
补贴农机具13050台(套),受益农户10150户
去年,榆林市农机购置补贴争取到中央补贴资金6000万元,结转往年资金1723万元,争取到市级配套资金1000万元。通过购机补贴资金的撬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和合作组织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全年完成中央补助资金7402.6万元,补贴农机具13050台(套),受益农户10150户,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装备水平大大提升,榆林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实施进度位列全省第一。
■注入活力
项目实施带动,加快新技术推广应用
深松整地促进增产,在项目实施县市区适时召开演示会和推进会,充分发挥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主力军作用,严把作业技术关,榆林市参与深松作业的机械全部安装了作业监控设备,实时监管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同时,做到农机深松、浅旋、镇压机械化作业一次性完成,全年完成深松面积93.5万亩。实施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新增示范面积2万亩。实施秸秆机械综合利用项目,重点区域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加快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培育培训
榆林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50个
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机经营主体,按照“形象好、装备好、机制好、效益好、服务好”的五好标准,优选扶持对象,完善基础设施。用省级资金170万元扶持提升1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用市级资金255万元扶持新建、提升32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不断增强合作社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目前,榆林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达350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8个。农民、农机手实现了免费教育培训,全年累计培训拖拉机驾驶员2206名,单项技术培训7752人次,职业技能鉴定165人。
■推广普及
打造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
市县农机部门不断总结马铃薯、玉米、水稻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经验,在长城沿线风沙草滩区打造一批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大地种业、中稷、明杰等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榆阳区创建成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投入资金80万元在神木、横山、绥德、佳县、吴堡建设小杂粮、中药材、山地苹果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点,为突破特色种植养殖业和特色林果业机械化提供支撑;用省级资金80万元在榆阳、神木、府谷、横山、靖边、绥德、米脂、清涧等地实施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项目。通过培训会和现场演示等方式,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形成成熟技术模式并复制推广。
■服务保障
榆林市未发生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春耕前检修农机具16.5万台件套,培训农机手和操作人员6850人次,投入农机具13.9万台件套,机耕作业面积572万亩,机播作业面积375万亩。落实农机管理全免费政策,安排市级专项资金70万元。深入开展安全宣传和农机安全“三项攻坚”行动,依法依规办理农机登记、检验、考证业务,把好源头关口,提升“三率”水平(登记率、持证率、检验率),新登记注册拖拉机2715台、联合收割机132台;新考拖拉机驾驶员2079名、联合收割机驾驶员19名,共检验农机具17707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榆林市未发生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雪迎风)1月30日,榆林市靖边县总工会副主席罗建明一行走访慰问了困难劳模与一线职工劳模。在入户慰问过程中,罗...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