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姐”马玲莉的扶贫路
马玲莉帮贫困户家想方设法销售鸡蛋。
马玲莉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慰问。
本报记者 鱼玉军 通讯员 白凌燕 刘河 文/图
作为靖边县东坑镇黄家峁村“第一书记”,马玲莉常年住在村上,家里的事没时间管。2016年,马玲莉任“第一书记”满一年后,打算回城,可村民的不舍让她继续留下来,这一干就是三年——
“派来个女娃子能干甚!”2015年8月,靖边县妇联选派马玲莉到东坑镇黄家峁村担任“第一书记”。一见派来的是个女娃子,村民的意见流露在脸上,人群中传来议论声。从那时起,马玲莉也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黄家峁村地处靖边县城西30公里,属省级贫困村。从小生长在农村的马玲莉对农民别有一番感情。上任后,她时常顶风冒雨、熬夜加班,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贫困户们量身定制“一对一”帮扶计划。
2016年3月12日,马玲莉永生难忘。这一天,一位身高类似小学生的成年男子拄着拐杖,艰难地挪进了村委会。他叫李巨仁,和马玲莉拉起了家常:“我是个残疾人,虽然没有劳动能力,但我读过书,有点文化,想靠自己的努力来生活。”
一个几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该怎么脱贫,又如何致富?马玲莉经过考察,感觉养鸡对体力要求不高,成本也低,可以鼓励李巨仁去做。
马玲莉先是到靖边县正丰联合社寻求帮忙,经多次协调,动员该联合社为19户贫困户每户资助100只鸡和配套设施。马玲莉又给贫困户购买了一些养殖书籍,并举办了两期培训班。
勤劳又聪明的李巨仁和大多数贫困户一样,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鸡蛋的产量和品质都很好,可往哪儿销售呢?情急之下,马玲莉的微信朋友圈被鸡和鸡蛋霸屏了,成了村民眼中的“鸡蛋姐”。
有段时间,面对大量积压的鸡蛋,马玲莉和驻村队员走机关、跑食堂,到处找销售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她们的推销,黄家峁村的鸡蛋居然供不应求,李巨仁也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马玲莉把钱交到他手上时,这个刚强了半辈子的男儿落泪了。他颤抖地握住马玲莉的手说:“马书记,我活了四十几年,这是赚到的第一笔钱,你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不再是家人和社会的拖累,我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李巨仁的话让马玲莉颇有感触:激发贫困户内心的脱贫动力,改变他们思想上的消极态度,才算是真扶贫。
这三年里,黄家峁村的贫困户一个个找到了脱贫的出路。60多岁的黄广清,靠种植养殖不仅还清了给孙子看病的债务,还有了一些积蓄,2018年,他还被榆林市评为“脱贫标兵”;有家族病史的李建林夫妇,从对脱贫项目的不理解、不支持到积极养殖,已经过上了好日子;张彦兵的妻女患有精神疾病,在工作队帮助下积极治疗,妻子的病情明显好转,女儿也成了家……每一家的变化,都饱含了马玲莉的汗水。
扶贫不仅仅是点上“一对一”的帮扶,更要做到面上的长效扶贫、深度扶贫,让村子实现长远稳定的发展。在县镇两级的大力支持下,马玲莉和村委一班人修道路、架光纤、打深井、修水塔、建水厂、安装变压器、实施农综项目,黄家峁村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三年来,黄家峁村共争取建设资金2000多万元,大大改善了村里基础设施。与此同时,黄家峁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也成立了,并在东坑镇农业园区新开垦1300亩土地,建设13座日光温室,发展成为标准化蔬菜示范基地。2018年,黄家峁村人均收入达到了2.5万元,从一个省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雪迎风)1月30日,榆林市靖边县总工会副主席罗建明一行走访慰问了困难劳模与一线职工劳模。在入户慰问过程中,罗...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