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老师”高海霞
本报通讯员白凌燕 史磊
核心提示:
扎根基层教育十五年,她有着热爱乡村的情怀、关爱孩子的真心,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妈妈老师”。她就是靖边县红墩界镇九年制学校的普通乡村教师高海霞。
追逐梦想成了一名乡村教师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高海霞从小的梦想。大学毕业后,为了家乡的孩子能够接受好的教育,她毅然选择回到靖边红墩界镇当一名乡村教师。
红墩界镇九年制学校与县城里的其他学校相比条件艰苦很多,但是,高海霞从来没有说过一个“苦”字,也没有提过一个“累”字。
孩子们喜欢上高海霞的课,她更是竭尽全力来做好这份工作。对于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住宿生来说,高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有事找她准没错。衣服破了找她缝补,受了委屈找她倾诉,学习遇到问题找她解答,她成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主心骨。
孩子们心中的“妈妈老师”
“妈妈老师”这个亲切的称谓,是让高海霞最为感动的一个称呼,这句话里也饱含着她对孩子们视如己出的关爱。从2004年至今的十多年来,高海霞始终把关爱每一个学生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她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13岁的何林霞三年前查出肾病综合征,一直维持着间断性上学状态。她的父母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奔波在全国各地为孩子求医治病。高海霞经常利用放学时间到何林霞家给她辅导功课,并送去一些学习用具和衣服,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与温暖。
“高老师很关心我们娃娃,虽然她走路不方便,但是下班后总是抽空走很远的路来家里给娃娃辅导作业。”提起高老师,何林霞妈妈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何林霞妈妈所说的“高老师走路不方便”,其实是高海霞患有先天性腿部疾病,走路颠簸。但她从来没把腿疾当成是事业发展的障碍,而是觉得自己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意志坚强树立起人生榜样
教师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胜于母爱。高海霞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位九岁孩子的母亲,她深刻体会到,“关爱”对于孩子身心发展的巨大作用,所以时刻提醒着自己要做一位合格的“妈妈老师”。学生生病了,她将生病的孩子带到医院医治并坚持陪床、喂饭、喂药;学生的衣服破了,她拿出针线盒给他们缝补;孩子的功课落下了,她就利用课余时间“上小课”;发现哪个孩子思想上有什么异常,她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有效实现家校互助,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高老师非常爱岗敬业,也很爱孩子们,她是我们学校的榜样。虽然她身体有残疾,但她意志坚强,给她的孩子和学生树立了极好的人生榜样。”红墩界镇九年制学校校长这样评价高海霞。
教育教学工作中,高海霞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上无准备的课,讲课前必须保证自己对所教内容烂熟于心。多年来,高海霞始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等荣誉。在沙漠边缘的基层学校里,高海霞一干就是15年,用爱点亮乡村教育的希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予涵报道12月5日,政协榆林市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市政协主席刘春桥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
靖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靖边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