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生产一线的“女状元”

陕西工人报 2017-11-22 09:45 大字

11月6日刚一上班,长庆井下技术作业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任荣利就收到了一个名为“考卷”的文件包,看完后他说:“这个娃就是不错,按期将试卷交上来了。”

任荣利所说的考试,还要从今年夏天说起。

5月的一天,靖边项目部,参加工作两年、正在编写压裂施工设计的技术干部徐睿被项目部主管领导叫到身边说:“小徐,今年9月份公司要承办甘肃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工程技术员项目决赛,比赛就在项目部进行,你年轻好学,好好准备下,代表项目部参加比赛,争取拿个好成绩。”

听到这个消息,徐睿一时有些惶恐:“参加技术比武的有那么多资深技术人员,还有刚在咸阳强化集训参加川庆公司大赛的技术能手,这么短的时间我怎么可能赢过他们?”

可不服输的她很快就咬咬牙,变压力为动力,铆足一股劲,在做好手中工作的同时,没日没夜抱着工程师手册、井下作业工书籍一页页学习。

学校知识与工作实际的断层,让她深感自己对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匮乏。平时,只要有机会她就跟着技术组的老师傅上井,从油管、井口开始认起。一遍遍向作业现场的师傅虚心请教各种问题。

“樊经理,现场气举管线连接是怎么样的,对设备有哪些要求,你能带我上井学习下吗?”“屈经理,套管环空压裂和常规压裂遇到砂堵处理方法有什么区别?”“师傅,压裂现场套管返水是啥原因啊。”……几乎项目部所有的同事都被她“打扰”过。

当试油队、压裂队技术人员来技术组请教疑难问题时,她总是跟着听,生怕听漏了哪一环节。如果仍有不理解的地方,就马上请教前辈并上网查阅资料,非要把问题弄清楚、解决掉,不然整天都会坐立不安。为此,大家都说她有了“强迫症”。

临近比赛,她还是觉得有很多内容没掌握。项目部规定晚上十一点熄灯,她只好端着小凳子,把自己关在卫生间复习,有几个晚上忙着看书的她竟忘记了时间,不知不觉间天已大亮。上班时间到了她就喝两杯咖啡,又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学习中。

期盼已久的比赛终于到来,徐睿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交上满意的答卷。”在百名试油、压裂、连续油管和测试试井专业技术员同台竞技的省级大赛中,徐睿不负众望,以综合成绩第一的优异成绩夺得比赛冠军。

“这次考试以笔答和分析设计为主,你能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利用3个月时间,解决一项生产现场难题,作为这次技术比赛的附加考题。”

当时担任主考官的任荣利在和其他几位裁判交流意见后,决定“难为”一下新科状元,这便有了徐睿交“考卷”文件包的一幕。

徐睿点头做出承诺。赛后,她还是跟往常一样,想方设法跑作业现场,在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一次上井,她看到现场用的酸罐出口闸门,由于使用频繁受损出现刺漏。因为酸罐里还装着酸,一旦损坏便无法更换酸罐上的闸门,她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酸液泄漏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作业员工安全的场景。

回来后,苦心钻研的她很快就设计出解决方案:对目前酸罐出口进行改造,加装内侧闸门,并保持常开状态,降低内侧闸门的使用频率,若外侧闸门损坏便可关上内侧闸门,安全更换外部闸门,形成双保险。

面对日新月异的试油气压裂技术,她给自己定出了新的目标——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和现场知识,争做公司乃至石油行业的技术带头人。

□通讯员 王建武 彭汇雅

新闻推荐

心系黄土地 关注下一代

李登鹏,男,1957年5月出生,陕西靖边人,中共党员,靖边县五里湾镇政府退休干部。李登鹏是一名热心、热情的退休老人。退休后,他一直不忘发挥余热,为青少年教育事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每当回到熟悉的五里湾,...

靖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靖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