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服务“一带一路”彰显国土担当

陕西日报 2017-09-22 07:24 大字

驼铃悠扬,穿越千载。两千多年前,张骞穿越大漠戈壁走向西域,开拓出一条横贯汉长安与中西亚的大通道。进入21世纪,“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使西安这座“不靠海、不沿江、不沿边”的内陆城市站到了向西开放的前沿地带。在这个大背景下,陕西积极找准定位、主动融入这个历史性的大格局。

服务和保障地方发展是国土资源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在振兴“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方面肩负担当、大有可为。近年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立足省情实际,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统筹协调土地和矿产资源配置,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保护耕地、保障发展,国土人责无旁贷;脱贫攻坚、移民搬迁,国土人肩负使命;地灾防治、生态修复,国土人任重道远。这也正成为陕西与丝路沿线地区合作共赢的新抓手和发力点。

围绕“三精”紧扣“三率”聚力脱贫攻坚“头号工程”

在精准脱贫“五个一批”中,易地扶贫搬迁是成果最显著、治理最系统、功效最长远的脱贫举措,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战、首胜之役。今年以来,陕西省以中央脱贫攻坚考核整改为契机,加快推进移民(脱贫)搬迁安置房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步伐,紧抓开工率、建成率、入住率三个关键环节。截至目前,全省两年国家任务已开工17.2万户57.4万人,开工率为92.52%,竣工率为49.97%;入住4.2万户13.8万人,入住率为22.27%。

今年在全省推行“精准搬迁、精确施策、精细管理”工作模式。通过精准搬迁,实现人、地、房、业精准对接;通过精确施策,推行先业后搬、以业促搬、以岗定搬、订单搬迁,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通过精细管理,实现“一户一档、一点一册、一镇一册、一县一册、一市一库”。

省国土资源厅始终坚持把全省移民(脱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坚持把搬迁与脱贫系统性谋划、并联式推进、配套式建设,为搬迁群众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实现稳定脱贫、逐步致富。国家发改委先后两次将陕西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向全国各地推广普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们将举全系统之力,把移民(脱贫)搬迁与其他国土业务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工作上的深度融合、队伍上的有效融入,发扬国土铁军精神,以更宽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用更加细致的工作,推进全省移民(脱贫)搬迁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胜之役”。

盘活存量优化总量强化节约集约用地

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选择。我国存量建设用地数量较大、利用粗放,释放内涵挖掘潜力势在必行。近年来,陕西省在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破解了土地资源保障难题。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凝聚各方合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手段。截至目前,全省范围内约23个开发区参与了四轮评价更新工作,为掌握全省范围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加强开发区用地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目前已完成全省13个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成果审核和汇总分析。已完成了1个无标准项目加气站、3个超标准项目派出所和医院的建设项目节地评价试点,并且对55所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详细、全面的实地调查,摸清全省高校教育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截至目前,按照开工、收回、置换的要求,闲置土地处置到位1616.14公顷,处置率94.28%,其中已动工面积813.65公顷,已收回面积748.63公顷,已置换面积53.86公顷,闲置土地典型案例处置18个。

下一步,持续加强集约用地将是国土部门的一个工作重点。总体思路上,将继续框定总量,着力推进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盘存配增,逐步实现建设用地减量化;分类实施,全面落实产业用地政策;加强研究,深入推进节地评价成果转化和应用。通过严控建设用地总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使用,实现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直面问题规范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推进“三保三治”行动。认真按照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有序推进开山采石、砖瓦黏土专项整治、集中开展油气资源勘察开采秩序“铁拳行动”。今年全省采石企业关闭104家、注销123家,采石矿山数量减少了45.8%;榆林“边缘残次”油井整治成效明显,靖边县境内的51口油井已整改到位,定边县104口违规井已全部封堵、完成了复垦处理;韩城黄河西岸湿地土地开发全面停止建设,省市联合调查组开展联合调查、现场督导,加快整改。

不断强化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以《陕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为重点,地灾防治立法、应急体系完善、汛期值班值守等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共实施地灾治理项目330个,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08起,在册隐患点实现零伤亡。

实施绿色勘查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为指导陕西省地质勘查行业实施绿色勘查,实现绿色发展,起草《进一步加强探矿权管理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对各类保护区内探矿权严格监管和有序退出;编制《绿色勘查实施细则》,制订陕西省绿色勘查技术规范。近年来,保护重要地质遗迹16个,建成省级以上地质公园18个。汉中天坑群调查评价进展顺利,被誉为“地球赐予人类的礼物”,目前已完成天坑群地质遗迹调查面积83%。

对于陕西乃至西北地区而言,“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关键是要有长远战略的眼光,因势利导的智慧,发挥国土资源部门服务保障职能,助推地方实现飞跃发展。

如今,汽笛声声替代了驼铃悠悠。作为一个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标宏大的区域合作倡议,国土人更应响应时代召唤,回应时代关切,不负时代重托。 (慕颖莺)

新闻推荐

让办事群众由过去的办一件事进多个门,变成现在的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真正实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理、一条龙服务――靖边:按下群众办事“快进键”

张家畔镇居民闫东可正在办理房产变更手续。曹晔摄本报通讯员曹晔“以前办理房产手续,必须在公证处、地税局、不动产登记局等多个单位来回跑,一个业务差不多就得七八天。现在各个单位都集中进驻政务...

靖边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边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