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住在高坡上” 乡村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和张胜宝的故事

榆林日报 2021-05-20 10:16 大字

张胜宝(中)与演出的村民们

记者 马露露 任惠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在四山环抱的陕西佳县坑镇赤牛坬村,伴随着喇叭里传来的悠扬吟唱,刚刚还在各自家里忙活的100多位村民瞬间变身为“演员”,他们扛着锄头,牵着黄牛,走出家门,将过去赤牛坬村的真实生活演绎成一台戏。

这台名为《高高山上一头牛》的黄土高原乡村原生态实景剧,由榆林本土导演张胜宝指导创作,村民当演员,农具变道具,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炫目的光影,原汁原味的实景剧却深深地打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也为当地乡村旅游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1、乡土是源,聚力共谋发展

1970年出生的张胜宝是佳县康家港大社村人,老家距离赤牛坬村不到15里路。“从我记事起,每逢正月,村民都会自发组织扭秧歌、闹新春,场面十分红火热闹,而在周边这几个村子里,赤牛坬闹得阵仗最大。”正是受这种传统民俗文化的熏陶,艺术的种子从小就深深地扎根在了张胜宝的心里。多年后,他如愿成为一位小有名气的本土导演。

张胜宝擅长打击乐,也精通舞台导演,近年来,他常常别出心裁地将旅游、文化和艺术融于一体,为受众打造出具有文化底蕴且又喜闻乐见的经典作品,同时也为旅游产业市场开拓注入了新鲜元素。“陕北榆林过大年”“清爽榆林”等大型旅游活动的举办,也印证了张胜宝在这个领域的成功和地位,他也因此声名鹊起。2013年,邻村的老乡高永东找到了他。高永东是赤牛坬村人,原在市上某单位领导岗位任职,2008年退休后重返故里,看到家乡依然贫困,便一门心思要为乡亲父老谋一条致富路。

“我回乡后的那个春节,村里照例组织村民闹秧歌。因为赤牛坬的秧歌名气大,吸引来很多邻村群众围观。现场人山人海,加上村里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在蓝天的映衬下,好像一幅绝美的陕北民俗画面。”也正是这场正月秧歌会,让高永东萌发了在家乡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想法。与村“两委”及村民多次协商后,确立了以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传统民俗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这里偏僻贫困,没有风景名胜,也没有矿产资源,所以咱要穷则思变。”在高永东看来,丰富的陕北民俗文化,正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说干就干。在随后的4年里,赤牛坬村发动全体村民寻找废弃的旧窑洞,收集旧农具及生活用品等黄土文化遗存物品共5万多件,建起了陕北首家村办民俗博物馆。“里面所有展品都来自村民的捐赠和民间收集。每一个老物件都有它的故事,都是陕北大地发展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高永东说,这个民俗博物馆既是陕北农耕文化的一块活化石,更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族记忆。

民俗博物馆的开放,吸引了周边游客纷纷前来“打卡留念”,一下让赤牛坬村的人气旺了起来。但到年底复盘结果却发现,并未给村民们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何让旅游不再只是“到此一游”的打卡,而是成为一场深度的文化体验,高永东找到了有着丰富导演经验的邻村老乡张胜宝。两人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讨论、修改,最终决定,以一种表演方式重现农耕记忆。于是,《高高山上一头牛》应运而生。

2、苦心创作,剧目初见雏形

“最初就是想通过讲述和演绎村民一年四季的劳作,把陕北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及陕北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出来。”为此,张胜宝上网搜集音乐,甚至自编自唱。他说,就是想让家乡人生活过得更好一点。很快,一部以陕北农耕文化为主线,有耕种、打夯、娶亲、祈雨等祖祖辈辈一年四季生产生活情景的实景剧雏形初现,排练工作随即开始。

“因为所有演员都是村民,没有舞台经验,为了提高他们的自信,让他们大胆在舞台上表现自己,我时常对他们说,‘你们就是陕北农耕文化真正的艺术家’。”张胜宝说。刚开始村民们还积极配合,可反复排练的次数多了,有些村民便开始不耐烦、不理解。直到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村民们从思想和行动上逐渐接纳了张胜宝。“从刚开始的排练,很多人连走都走不好,你看现在他们个个昂首挺胸,毫不怯场,那种自信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张胜宝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村民们和张胜宝一起讨论,反复多次修改,《高高山上一头牛》剧目最终被分为序篇、劳动篇、爱情篇、祭祀篇、尾声五个篇章,出演村民达136人。

2015年的中秋节,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终于迎来了首场演出,有300多位周边县区游客慕名而来。首演的成功,让现场的张胜宝泪流满面。

3、文化扶贫,打造长效样板

5月1日凌晨5时许,赤牛坬村小吃经营户张一飞和丈夫高宏卫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张一飞灵巧的手中,一张张冒着热气的凉皮从出锅到装盘一气呵成。丈夫高宏卫也忙个不停,刚把凉粉用笼布包裹严实,又开始准备要销售的手工挂面、干红枣、干豆角、陕北苦菜……上午9时,张一飞轻车熟路地登着三轮车,满载着各种特色小吃赶往村中心的演出小广场,熟练地支起自家的小吃摊。因为是“五一”小长假,此时这里已经来了不少游客,看到张一飞带来的特色小吃,游客们纷纷围聚过来购买品尝。

临近中午时分,72岁的高习祖也开始忙碌了起来。高习祖是村里实景剧的村民演员,为了当天的演出,提前吃过午饭的他,撂下碗筷就开始装扮起来。15分钟后,高习祖同村里其他百余位村民演员准时聚在村里小广场的舞台一侧,做演出前的最后准备。

“前山高,后山长,我家就住在高坡上,拉着老牛扛着耩,爷爷的爷爷就这样……”随着一声高亢嘹亮的唱词从广场喇叭中响起,70分钟的《高高山上一头牛》开演。伴随着一曲曲陕北民歌,半个小时前还在各自忙碌的村民们,此刻都成了专业演员,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不时的掌声、喝彩声,让村里小广场顿时成了民俗艺术的欢乐海洋。

“十年前,我们村里人均年收入不足7000元。如今,我们村下到四五岁的孩子,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上台表演,家家都有收入,特别感谢张胜宝的辛勤付出,这真是他为我们村办的大好实事。如今我们村发展的风生水起,全村人均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呀!”赤牛坬村党支部书记高根根说。

近年来,赤牛坬村依托原生态实景剧《高高山上一头牛》作为产业支撑,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全国文旅扶贫新典范。通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给赤牛坬村带来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乡村旅游模范村、美丽宜居村庄等荣誉,村民的口袋也因此鼓了起来。2019年,赤牛坬村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达1.8万元,村子年收入近600万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年收入600余万元。2021年正月,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收入300余万元。

“来赤牛坬村的游客都知道,看民俗博物馆、《高高山上一头牛》、窑洞部落,吃全枣宴和特色农家饭,这是标配。今年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周末游客更甚,今年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肯定能上千万。”高根根的语气中透露着自豪。

近日,赤牛坬村正在策划为张胜宝颁发“赤牛坬荣誉村民”称号,而村民们也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赤牛坬村因为《高高山上一头牛》而独一无二,乡亲们能因这部剧受益,我很骄傲。”张胜宝说。

新闻推荐

让红高粱成为乡村振兴的红火产业佳县:今年要种植5万亩地膜高粱

机械化种植高粱。李志东摄本报讯(记者王疆瑜李志东)5月7日,在佳县金明寺镇张家墕村,隆隆的机械轰鸣声不绝于耳,旋耕机、起垄机...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