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县荷叶坪村“跳出红枣抓红枣”脱贫路上“枣”当家

榆林日报 2020-11-30 08:31 大字

本报通讯员翟晓锋 李捷

红枣是佳县荷叶坪村的传统产业,有着“铁杆庄稼”的美誉,却也一度面临“树没人管、枣没人收”的尴尬局面。2018年以来,荷叶坪村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跳出红枣抓红枣”,不仅让红枣变身“金蛋蛋”,更是带动枣乡旅游,让越来越多的村民受益。

“佳县红润公司来收枣了,卖枣的赶紧到九九农家乐来。”这段时间,荷叶坪村里的大喇叭隔三差五就会响起,村民们陆陆续续将自家的红枣拉过去,不出村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大家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红枣收购现场,双方讨价还价,场面热闹红火。前前后后用农用车拉来一千多斤红枣的张正军前段时间鲜枣卖得800多元,熟枣有1200多斤,也能卖1000多元。“在微信群里看见通知,说是有公司上门收枣来了,我专程从榆林赶回来卖枣啦。”

今年,荷叶坪村红枣丰收丰产离不开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自2018年以来,全村2100亩枣树流转至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从剪枝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均由合作社统一负责。这种模式既提高了村民种植红枣的积极性,又有效解决了枣树撂荒、村民红枣销售难和收入不稳定问题。

村民李贵勤前几天一次性就卖了6000多块钱,他透露有村民光红枣就卖了两万多块钱。“自打村集体统一管理枣树后,红枣质量一年比一年好,价格一年比一年高,大家的积极性是一天天地增长。”李贵勤说。

一年四季,从春耕到秋收,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村民提供了“保姆”式服务,还全方位吸纳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该村已累计兑付劳务工资80万余元,真正让村民在家门口打到工、挣到钱。

为了提高红枣的价格,村里专门修了保鲜冷库,对红枣进行错峰销售。“我们一块钱收购的红枣,冷库放上三五个月,价格就可以翻番,能卖到三块或者是五块钱,差价全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所有。”荷叶坪村第一书记高旭信心满满地说,赚得差价不仅可以给村民分红,还可以让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

据介绍,《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这首歌就出自于荷叶坪村,未来,该村计划进一步挖掘黄河九九文化,着力打造沿黄旅游精品项目,把荷叶坪村这张名片打出去,让更多的村民得到实惠,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佳县警方3天破案15起

本报讯(通讯员康志峰)自“打盗抢、反诈骗、破命案”六十日破案攻坚行动开展以来,佳县公安局紧盯目标,细化任务,重拳打击各类违...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