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西部法制报》的三个故事
康志峰
我与《西部法制报》的感情特别深,既是忠实的读者,又是热心的撰稿通讯员。我清楚地记得,《西部法制报》创刊于2000年9月,是由《公安生活报》和《法制周刊》合并而成的,也是陕西省唯一的法制类专业报纸。当时,我还在基层派出所任职。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间我伴随《西部法制报》走过了20年。20年来,《西部法制报》教育我成长、帮助我进步、激励我前行。今天,我讲三个故事,说一说我与《西部法制报》之间的情缘。
故事一,编辑老师耐心解答。第一次面对面接触《西部法制报》的编辑老师是2013年,那年,全省政法系统举办新闻业务培训班,报社选派编辑老师授课。课堂上,茹新声、李抒方老师结合实例,从法制新闻的概念、特点、写作方法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责任、警营文学等方面作了讲授。课间,编辑老师与学员们交流,对学员们的提问耐心解答,探讨写作思路和技巧。短暂的时光,如今回忆起来,依旧难忘。
故事二,感恩“一字之师”。20年来,我在《西部法制报》发表的作品不算少,有公安新闻、理论调研、案例通讯、文学散文……我印象最深的理论调研文章是《如何激发民警勇于担当的工作热情》、案例通讯《开锁大王覆灭记——榆林市佳县警方侦破“6·27”特大撬盗保险柜案纪实》。那时,作为一名刚开始写稿的通讯员,对于公安新闻的采写,我还处于一知半解的阶段。但是,我常常得到报社老师的关照和指导,特别是得到西部法制报社榆林记者站站长(现任副社长)张建伟老师的指导。这种指导,或是在文章立意上,或是在标题制作上,或是在文章结构上,或是在导语写作上,甚至每个字都进行推敲。从这个方面说,报社老师是我的“一字之师”,这让我永远感恩。
故事三,享受见报感觉。初识《西部法制报》是2000年冬季,当时我在佳县公安局螅镇派出所任职。因为冬季严打需要宣传,我写的豆腐块大小的稿件由于水平有限、方法不当,见报较少。那时的投稿没有电子邮箱,用稿纸写好后贴上八分钱邮票寄出去,等呀盼呀,终于题为《叔侄的纠纷解开了》《佳县警方多渠道追逃收效良好》等稿件被刊用,见报后我反复要看几遍,写作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随着稿件见报率上升,阅读每期《西部法制报》成了我的一种习惯,特别是看到优秀作品,我就剪下来分门别类地贴到剪报本上。
回首20年,我先后在《西部法制报》刊登稿件500篇,采写的《从“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背后》《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佳县公安:智慧警务为平安建设“加速度”》等稿件,先后被《西部法制报》等媒体刊发,这些稿件讲述了警营的故事,弘扬了正能量。
岁月更迭,情怀不变。今年是西部法制报创刊20周年,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和作者,借此机会我要说,感谢编辑老师对我的关心帮助,衷心祝愿《西部法制报》越办越好、越办越精彩!衷心祝愿《西部法制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雪娇)记者从市气象台获悉,受副高外围暖湿气流和冷空气共同影响,23日西安市有一次较为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