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农场话扶贫:挣薪金 分股金 拿租金

榆林日报 2020-04-26 06:59 大字

本报记者 陈静仁

近日,走进佳县通镇向阳湾村的扶贫农场,10个标准化大棚内的枣木菌菇长势旺盛,而扶贫车间的工人们也正忙着将刚采摘的枣木菌菇分类、装筐、烘干。74岁的贫困户贺德玉也是扶贫车间的工人,他告诉记者,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和大家一起将菌棒装车、装筐晒菇、剪菇腿等,工作一点儿都不累,还能挣工资。“去年8月份开始我在这里务工,一个月就能挣3000元,还管吃管住,感谢党的好政策。”贺德玉说。

去年以来,佳县以发展扶贫农场为主抓手,充分整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资源和产业扶贫资金,采用“村集体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切实解决产业扶贫项目小、散、弱等问题,把贫困户牢牢“捆绑”在产业链上,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据了解,向阳湾村扶贫农场的菌棒原材料均取材于该村枣树降高塑形的废弃枣木,而食用菌的废料也可用于枣园施肥,将大大减少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实现全村生态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向阳湾村党支部书记贺建强告诉记者:“去年8月食用菌基地建成后,共生产了10万棒菌棒,给村集体创收6万余元。今年村里扩大了规模,预计全年可生产120万棒菌棒,能给村集体创收25万到30万元。”

正如向阳湾村扶贫农场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一样,赵大林村的肉牛养殖产业也为贫困群众撑起“致富伞”。

“拌料、上草、清理……”记者见到赵飞时,他正在养殖场里给牛喂饲料,动作娴熟、一丝不苟。赵飞是养殖场的负责人,当初返乡创办这个以养牛为主的佳县飞羽养殖合作社,目的就是帮着赵大林村的村民一起致富。如今,在赵飞的带动下,45户贫困户共养殖肉牛130余头,户均增收4400元。“目前我们养殖场年存栏120头,年出栏100余头,去年实现30多万元的纯收入,其中三分之一上交村集体合作社,用于93户贫困户分红。”赵飞说。

佳县飞羽养殖合作社只是赵大林村扶贫农场的项目之一,在该村村委会办公室,记者看到了该村2020年的扶贫规划图,扶贫农场规划建设初具规模。

赵大林村党支部书记赵仁英告诉记者,该村的扶贫农场主要依托“3+X”农业产业,“3”就是红枣、山地苹果、畜禽养殖,“X”就是光伏发电、大棚(蔬菜)、中药材、乡村旅游等。“全村扶贫农场的项目达产达效后,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300多万元,能带动1682户4890人增收致富。”赵仁英说。

据悉,在佳县,像向阳湾村和赵大林村这样的扶贫农场已建成8个,1300多名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辐射带动农户2.2万多户6.1万余人。

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符永志认为,该县扶贫农场的建成,让贫困群众可以通过进场务工、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和参与经营等方式,挣薪金、分股金、拿租金,同时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致富,不断提升带贫益贫效益。

新闻推荐

因地制宜!佳县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 村里建起扶贫农场

扶贫农场生产忙本报通讯员谢晓东摄本报通讯员谢晓东报道3月26日,在佳县王家砭镇柳树会村,石粉粉正在娴熟地进行杂粮挂面打...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