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葭州”展新颜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佳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榆林日报 2019-08-14 05:51 大字

大美石窑红枣丰收大棚蔬菜丰富的业余生活杨彬摄榆佳经济技术开发区乡村光伏发电移民搬迁保障房黄河大桥

本报记者 陈静仁

70年峥嵘岁月,历久弥新,铸就“葭州”辉煌历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佳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跨越,全县呈现出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70年来,佳县从荒凉走向繁荣,从贫瘠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进步,谱写出一首首振奋人心的奋斗之歌、巨变之歌,见证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繁荣历程。在历届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县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累累硕果。经济总量由1949年的474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54.9亿元,是70年前的1158倍。财政收入由1949年的8.6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1.13亿元,是70年前的1320倍。

产业发展逐步壮大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平坦的坝地里,火红的高粱一望无际。每当秋收时节,伴随着收割机轰鸣声,承载着农民笑颜的高粱眨眼间就被装进了农用车里——这是佳县方塌镇谢家沟村,如今,科技种植让农民不断增收。

一座座正在建设的标准化厂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处处呈现繁忙景象,一座崭新的工业新城正傲然崛起——这是位于佳县王家砭镇的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承载着强县之梦。

干净整洁的院落、风格统一的窑洞、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淳朴的乡村自然景色……这是位于大山深处的赤牛坬村,每年它都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外地游客来此驻足观光。

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海桑田。

上世纪初的佳县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没有像样的工厂和道路,群众出行跋山涉水。一些地方荒凉不堪,人民生活贫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和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佳县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利农政策,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采取积极引导、支持、保护、调控等措施,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好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广大农民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改变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随着全县农业发展提质增效,佳县开始逐步摆脱以农业为主的单一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佳县立足资源优势,强调农业基础地位不变的同时,大力支持大型企业入驻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全域旅游业,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佳县现代工业几乎为空白,伴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全县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历届领导班子全面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工业,切实推进工业化进程,随着榆佳工业园区的日趋完善,全县整体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佳县不断整合全县旅游业,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近年来,依托县内旅游资源,佳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产业,初步形成了葭州风情旅游品牌,推出精品线路,构建起“以白云山为主的宗教文化民俗游、以黄河漂流为主的秦晋峡谷风情游、以泥河沟千年古枣园为主的红枣之乡生态游、以毛主席在佳县转战线路为主的红色革命教育游、以赤牛坬民俗文化为主的特色乡村体验游”五大旅游板块。

交通事业大发展城乡面貌换新颜

在烈日炎炎的陕北大地上,一条条“村村通”犹如一条条流动的血脉,编织成一个畅通的农村公路网络。如今“村村通”公路加快了佳县城乡一体化进程,兴起了富农产业,托起了佳县群众的致富梦。

上世纪60年代之前,“开门见山”对佳县广大群众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成语,也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运输工具基本以人畜为主,镇村道路极度匮乏。1960年才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8条省县道路、13条乡镇公路为干线的扇形公路网。

百业兴旺,交通先行,路通才能财通。在探索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中,佳县历届党委政府深深体会到,要改变佳县落后的面貌,必须先改变闭塞的交通。于是,“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成为佳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改革开放后,全县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运输能力不断增强,运输效率不断提高,1996年佳临黄河大桥飞越天险,打破了两岸鸡犬之声相闻、经济贸易阻隔的落后状况。截至2018年,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112.35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佳县古城仅有两条主要街道,且最长只有400余米。1975年后,分别对两条街道进行拓展延伸,最长至3000米。1978年以来,又对街巷路面进行了铺设翻新。上世纪80年代后,县城建设按照“保护发展”的原则,新型建筑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新建楼房、商场店铺者迅速增多,新建了佳州商城,改造了农贸市场,新设了建材、夜市、果品、蔬菜等市场。窄小的田街道改为步行街,新拓展的主街道全面水泥硬化,新旧建筑相映生辉,十里长街初具规模。

同时,村镇建设与县城同步发展。1988年到2005年,新建石、砖窑(房)8880孔(间),集镇建筑向平房、楼房发展,装修趋于城市化。经过历年投资,佳县还建设了供水、排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街道两侧人行道铺筑了瓷砖、更换了路灯,大街小巷平坦整齐,街貌市容大为改观。

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18年,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0.45%,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285天。

教卫事业大变化文体发展两开花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佳县医疗卫生现状,那么就是“缺医少药”。改革开放后,随着全县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佳县逐年加大医疗卫生的投入,医疗器械不断更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药政管理迅速迈上新台阶。2002年,佳县药品检验局在全国首创县、乡(镇)、村三级药品监管网络。

截至2018年,全县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8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756名,拥有医疗床位490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农民222125人,参合率达99.96%。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新中国成立后,佳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教育事业逐渐兴旺。1987年基本普及初等教育;1996年普及了六年制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支出占到全县财政支出的32%;1997至2001年,政府和群众投资4855万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03至2005年,教育经费投入2.38亿元,占到全县财政支出的37%,各县办中学都建起了教学楼,基础设施大为改善;2018年,全县有中小学幼儿园86所、教学点66个,在校(园)生12898人,专任教师1500人。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2018年,佳县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全部免费开放,农村电影放映8018场,送戏下乡273场次;完成了15个村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佳县特色小吃马蹄酥、庙宇彩绘技艺、枣木雕刻技艺纳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体育事业蓬勃发展。2018年,全年开展大型全民健身活动13场次,参与健身活动人数2万人,新建村级体育健身广场45个。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为任军权摄)

新闻推荐

佳县政协两辑文史资料出版

本报讯(方拥军记者高三宝)近日,由佳县政协文史委主编的《佳县文史》第八、第九辑相继出版发行,为佳县历史研究、文化建设、旅...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