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祥: 单亲妈妈艰辛创业,赚了钱也不忘带着乡亲一起富

东营日报 2018-10-26 11:13 大字

王宇祥,1967年生,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祥盛农场场长。1993年丈夫因车祸离世后,年仅26岁的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开始在逆境中艰苦创业。天道酬勤,如今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王”。她致富后不忘乡邻,尽力帮助父老乡亲实现了脱贫致富。2018年6月,王宇祥入选“中国好人榜”。

1987年,王宇祥嫁到了榆林市佳县乌镇。正当她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天有不测风云,丈夫遭遇车祸离她而去,留下了她和年纪尚小的孩子们。

“那时感觉天都塌下来了,自己也有想死的念头,整天以泪洗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那时王宇祥每天都沉浸在悲痛里,但想到年幼的孩子,她意识到自己不能继续消沉下去,必须振作起来:“生活还得继续,为了孩子我也得坚强,不能倒下。”在父母亲朋的安慰下,她渐渐走出了丧夫的阴霾,化悲伤为勇气,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担。

为了养家糊口,那些年,王宇祥创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她先后外出打工、卖凉面、经营粮油店。

2005年,王宇祥响应国家鼓励农民创业的政策,尝试着饲养猪羊,但均以失败告终,不但没有挣钱反而欠下了不少外债。面对挫折,倔强的王宇祥没有气馁,没有退缩,而是重整旗鼓,及时调整思路,不懂技术就去外地考察学习。2010年,她向亲戚朋友和银行筹资10多万元购得1000只雏鸡,创办了祥盛农场,做起了绿色健康食品。

然而,没有创业之路是一帆风顺的。头一年,尽管王宇祥精心照顾打理,每天走街串户卖鸡蛋开拓销路,年底结算时却还是没有挣到一分钱。

一家人很受挫,有些亲戚朋友劝她:“别干了,没那么容易,受那些罪图啥。”

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王宇祥怎能甘心,虽然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坚信在绿色食品日益流行的今天,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只要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出成绩。

多少个不眠之夜,她上网查资料、研究配方;她早出晚归,不怕苦、不怕累……

经过几年的种养实践,反复试验,王宇祥终于摸索出了独特的生态喂养土鸡模式,她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16年王宇祥注册了“佳州祥盛土鸡蛋”,并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很快,祥盛土鸡蛋就成了周围各大超市的“座上客”、人们餐桌上的“香饽饽”。

坎坷的创业经历不但让王宇祥学会了坚强,也让她树立了“我致富,大家富”的理念。她懂得感恩,乐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来回报社会。

她先后将10000只种鸡赠送给十几个村的贫困户,带着贫困户共同致富,又先后向佳县乌镇、古城等学校和贫困家庭多次捐赠土鸡蛋,帮助乡亲渡过难关。在为贫困户捐赠种鸡的同时,王宇祥又自愿加入了“佳县新民风建设暨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宣讲团”,深入贫困村开展励志宣讲,与乡亲们分享自己的创业经历,用自己的故事鼓励大家,助力家乡父老早日脱贫致富。

除了帮扶贫困户,王宇祥还注册加入了3个志愿服务组织,常年在社区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照顾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近年来,每逢节日,王宇祥就带领爱心志愿者们辗转于各家敬老院,陪老人过节,为他们送去大米、土鸡蛋等食材,帮老人们做饭、理发、打扫卫生,陪老人们聊天唠家常。不仅给老人们送去了物质上的关爱,更为老人们送去了精神上的慰藉。

平时,王宇祥对留守儿童也格外关注,常年固定帮扶多名贫困家庭孩子,为他们助学助梦。家住楼家坪村的曹佳鹏家庭情况困难,父母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全家都靠爷爷奶奶挣钱维持生活。今年上高二的他酷爱音乐,但因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学习。王宇祥得知情况后便发动朋友为其筹款7380元,并设法联系曹佳鹏即将就读的专业培训的学校,通过沟通后学校减免了其学费两万元,帮他解了燃眉之急。

这些年,王宇祥的公益之行走遍了整个佳县。当有人对她的行为表示不解时,她总是笑着说:“谁家没个难处,搭把手就过去了。”

新闻推荐

佳县赤牛洼:小村庄映射大陕北打造中国美丽宜居乡村

村民参与实景演出《高高山上一头牛》阳光讯(记者李源文/图)佳县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陕北县城,作为省级历史文化...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