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良方 种良药 收良效 榆林市中药材流动专家工作站工作纪实
专家组考察地膜黄芪栽培情况(资料图片)
本报见习记者 马露露
近年来,榆林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聘请了榆林市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流动专家站负责人赵文忠,榆林市农技中心土肥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刘肖,榆林市农技中心副书记、高级农艺师李志儒,榆林市农技中心办公室主任、高级农艺师党小文,榆林市农科院小杂粮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王孟,榆林市蚕桑工作站高级农艺师郝志芳6位专家组成中药材流动专家工作站,为榆林市中药材种植和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榆林土地面积广袤,土壤类型多样,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具有种植中药材的优越条件,是板蓝根、款冬花、枸杞、黄芪、黄芩、柴胡、甘草等多种中药材的适生区和优生区。据统计,2017年榆林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30万亩,较2016年新增10万亩左右,总产量约3万吨。其中黄芪约18万亩、板蓝根5万亩、黄芩2.2万亩、柴胡1.6万亩。榆林市人工栽培中药材多达20余种。
1、开良方——
因地制宜发展道地药材
“今年6月,我们在榆阳区农业科技示范园蹲点建成‘中药材品种展示圃\’,引进常见中药材24种,为培训市、县技术人员和广大药农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基地。”榆阳区农技中心党支部书记闫海燕说,今后,榆林市会在不同的生产区选择不同的中药材品种,优先发展市场竞争力强、品质优、效益高的有机仿野生药材品种,建成稳固集中连片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逐步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道地药材。
专家组还先后指导了神木、榆阳、吴堡、佳县、米脂、子洲等县市区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1.2万余亩。其中,在榆阳、神木引进推广款冬花、防风等1000余亩,党参、射干、板蓝根等2000亩;在吴堡引进艾草、黄芪各300亩;在佳县引进黄芪种子7931公斤(3172亩)、远志12832公斤(5133亩)、柴胡3000公斤(1000亩),截至去年底已种植6500亩;在子洲指导黄芪标准化栽培5000亩,均取得了良好成效,为榆林市中药材生产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2、种良药——
技术支持当好“老中医”
“大河塔镇自然条件优越,土质疏松,气候适宜,适合种植款冬花、党参、柴胡等中药材。一般来说,本地的特优产品最容易受药商的青睐,所以我们应该明确哪些是本地特优品种,然后选择种植,这样就不愁销路,也能卖个好价钱。”近日,在榆阳区大河塔镇安崖片区的中药材栽培培训会上,神木市乔岔滩清阳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永亮给村民们讲解中药材的栽培要点。
“我们工作站经常会邀请有实践经验的种植大户开展这样的培训,对提高广大药农的规范化种植水平有很大帮助。”榆林市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流动专家站负责人赵文忠说。截至目前,工作站在榆阳、佳县、子洲、吴堡等县区共开展技术培训会15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农民600人次左右,利用集会、电话累计为1000余人提供了咨询服务。
为强化中药材产业技术支撑,更好地给各县市区提供中药材生产服务,专家组通过走访药材种植大户、药农,深入药材经营企业调研,共收集整理了41种榆林常种且适宜榆林引进种植的中药材,还编写了《榆林常见中药材栽培技术》一书,向各县市区印发。
3、收良效——
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植了1000余亩黄芪,预计开挖300亩,收获120吨的黄芪鲜货,按目前市场价格16元每公斤计算,后续全部开挖预计能达到200万元的收入。”佳县草沟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栓柱高兴地说。
据了解,佳县草沟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经过4年的发展,已拥有1000余亩黄芪种植基地。为帮扶贫困户参与到中药材产业,合作社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并享受分红收益。“我家的17亩土地全部纳入到合作社,每月还能领到3000元的工资,一年挣3万多元,比以前自己种地收入强多了。”佳县大佛寺乡草沟村贫困户张莉平欣喜地说。目前,佳县草沟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3户,通过种植中药材进一步增加了贫困人口的收益。
此外,专家组还协助榆阳、佳县等县区扶贫办,完善和制定了本辖区中药材产业扶贫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同时,结合榆林市实际情况,专家组还起草完成了《榆林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意见》,该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并印发。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许鹏)10月11日,榆林市召开全市旅游产业大会暨全域旅游工作会议。榆林市委书记戴征社、市长李春临出席会议。会上...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