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古代寺庙中的关公史迹

榆林日报 2018-08-02 08:44 大字

王富春

榆林在明、清时期,为长城沿线九边重镇之一,由于历年兵燹不断,处于艰难困苦之中的民众寄望神灵庇佑,崇信关帝之风日盛,所以在榆林的古代寺庙中多建有关帝殿。如今这些明、清时期的关公史迹尚有不少遗存,现择其五处考证如下:

红石峡中关帝殿

位于榆林城北6里的红山脚下的红石峡曾有关帝殿。红石峡的关公史迹在榆林诸多地方文献中都含糊其词,或与镇北台西老爷庙相混淆。

据清代谭吉璁《延绥镇志·卷二》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因洪水冲毁翠然阁,总镇柯公彩捐俸重建,凡五楹,上祀关帝像,名:镇远,其崖畔佛龛、僧舍,悉以补缀修葺,游人莫不改观。”因此笔者认为,红石峡关帝殿在翠然阁,始建于明代中期,后被毁。在清康熙十二年(1673)经总镇柯彩重建后,又在清末毁于“回乱”。

西老爷庙,据清刘厚基《图开胜迹·卷六》等史料可看出,西老爷庙也叫镇边关帝庙,中三楹祀关帝;红石峡关帝殿,凡五楹,上祀关帝像,其二者不是一回事,只是随着西老爷庙在民间的兴盛,人们才逐渐将红石峡关帝殿淡忘。

镇川悬空寺中的关公壁画

悬空寺石窟又称万佛洞,位于榆林城南72公里的镇川镇南的石崖底(古名滴水崖),石窟之上为北宋时期罗兀城遗址。旧称啰兀城、嗣武城。

石窟始建于宋代“崇宁癸未二年,明崇祯八年(1635)重修。现有石窟17处,其中万佛洞窟最大,门额上阴刻篆书“万佛洞”三个大字。正面原塑有大佛像五尊,室内有两根中心柱,为凿窟时所留,柱四面为明代彩画,西壁南面为整幅画,上部为飞天、佛像、天神;中部为十八罗汉朝观音;下部中为三教合一图,左侧为关公图。

关公壁画为工笔重彩,关公位于图左侧,身后站有周仓,手持青龙偃月刀。从整幅绘画风格看,时代应为明代中期。

万佛楼上的伽蓝殿

万佛楼位于榆林古城大街,因其楼上放置万尊铜佛像而得名,楼建于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民国五年(1916)六月,万佛楼上层木阁被焚。民国九年(1920),陕北镇守使井岳秀捐银倡修,历时五载。楼为重檐歇山顶三层砖木结构建筑,属承台上建二层楼阁。楼上第一层分为南、北两院,南为孔雀明王殿,北为观音殿。在北院西配殿,有伽蓝殿(即关帝殿)内供伽蓝菩萨,原有民国时期榆林万画雕塑的泥像,毁于“文革”,今为铜像。

汉传佛教为适应中国本土人文需要,奉关羽为佛教伽蓝神之一,也称伽蓝菩萨。

佳县佛堂寺中的关帝殿

佛堂寺石窟位于朱家坬乡崖畔村东1.5公里寺庙梁东壁上,石窟始凿于北宋,元代续修,明清扩建、重修,共五窟。一号窟内石像造型优美,技艺精湛,为宋元时期石刻艺术珍品。北壁有一过洞通僧房,过洞门额刻北宋天圣四年(1026)寺院置地题记一方,记叙宁武人武得先因军旅紧急将祖业卖于寺僧。正殿东穿月门为另一小院,下面坐北向南为真武祖师殿和关帝殿。

关帝殿为一孔坐北面南的石窑洞,在窑内前面两壁存有民国时期关公连环画,后面两壁存有关公壁画两幅,一幅为刘、关、张战张角,一幅为刘、关、张观禅图。从绘画风格上看,时代为清代中期。

佳县兴隆寺中的关公连环画

兴隆寺石窟位于上高寨乡郑家后沟村中葬塔南壁上,据石窟壁题记和碑刻记载,石窟始建于元代至大年(1308),明代继续开凿,明成化、弘治、正德年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修葺,清乾隆三十一年(1767)进行了全面维修。寺内七处石窟保存完好,砂岩质,坐北向南,一至七号窟由西向东依山高低错落不规则排列,二号窟凿于三号窟右侧4米处,内供关公、土地。殿内右壁绘制土地爷连环画四幅;左壁绘制关公连环画四幅,内容为:安西上任、桃园结义、大破黄巾、三战吕布。从绘画风格上看,时代为民国时期。

关公文化的遗存不仅可以更深了解旧时百姓尊崇“忠义仁勇,正义诚信”的美好愿景,旧时民间造像、绘画的遗留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住窑洞采瓜果吃羊肉佳县这个乡村旅游节真美气

本报记者高苗摄影报道“住着凉快的窑洞,下地摘些新鲜瓜果,吃着炖羊肉、煮玉米,我感觉回到小时候了,真美气!”7月30日,在2018“...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