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原保险保费去年收入54.23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二

榆林日报 2018-02-15 06:28 大字

本报记者 冯军

2017年,榆林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榆林市委、市政府和陕西保监局工作部署,助力榆林“追赶超越”,推动全市保险业坚持“保险业姓保”,充分发挥风险保障功能,服务榆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54.23亿元,同比增长 32.5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1.02个百分点。其中,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3.79%,增速位居全省第一,财产险保费规模继续稳居陕西第二,保费首次突破20亿元。全年新增各级保险机构25家,新增保险从业人员1825人次。

支持保障功能充分发挥

去年,延安保监分局、榆林保险行业协会深入开展严监管、治乱象和防风险工作,榆林市保险市场运行平稳,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7年,榆林保险业提供各类保险风险保障合计 9464.42亿元,较上年提高了3267.84亿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的风险保障。

去年累计支付赔款18.24亿元,同比增长32.08%,在弥补企业、群众风险损失和支持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此外,榆林保险业积极推动农业保险扩点增面,全年农业保险承担风险保障金额达114.68亿元,同比增长64.28%,累计支付赔款5086万元,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保险扶贫机制逐步完善

在定点扶贫方面,延安保监分局、榆林保险行业协会督促榆林市各保险公司认真做好联县联乡包村扶贫工作,共计派驻包村工作队队员51人次,对口榆林各县市区贫困村16个,帮助改善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60万元,帮助发展扶贫产业投入资金207.53万元,走访慰问贫困户投入资金11.19万元,免费提供各类保险风险保障金额达6390.3万元。

在健康扶贫方面,榆林市各保险公司落实“四免一提一降”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了贫困人口的保费负担,提高了报销比例。将贫困群众大病保险起付线下调至 3000元,免费提供各类保险保障合计 800余万元。

在产业扶贫方面,榆林市保险业探索推进“红枣羊”产业扶贫项目,在佳县建立400多万元“红枣羊”产业基金,在帮扶的8个村成立4个“红枣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5个“红枣羊”养殖基地,运用农村“三变改革”思想建立了贫困户以捐助羊只入股合作社分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预计每年将为每个贫困户至少带来3000元以上的持续收入。同时,累计捐助和协调500多万元用于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

风险管理功能日益凸显

2017年7月26日,榆林市几个县区遭到了特大洪水袭击,榆林保险业及时出台“快理赔、宽赔付”涉水车辆理赔指导意见,对水淹没仪表盘的车辆一律按全损理赔,最大程度减少群众损失。先后从全省调集230名干部、171辆救援车辆参与保险理赔和施救工作,已累计支付赔款超9000万元,累计捐款捐物92.16万元。

去年全市大病保险累计承保超299.34万人次,累计赔付达21747人次,赔付支出1.3亿元,大病患者住院报销比例较以往平均提升19个百分点。承办保险公司主动免除了涉及贫困群众的承办费用,为政府进一步减轻了负担。全年健康保险累计实现保费收入5.15亿元,同比增长12.7%,赔付支出2.55亿元,同比增长88.71%。

此外,2017年责任保险承担风险保障总额达962.26亿元,同比增长 21.65%,赔付支出3672.54万元,同比增长49.74%。目前,已逐步建立覆盖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责任保险风险分担机制,赔偿金额5000元以下的可由医疗机构与患者自行协商解决,承保公司按简易程序进行理赔。

新闻推荐

关心流动人口 健康带回家

本报通讯员刘玉娥报道1月29日,市计生协、流动办携手佳县卫计局、计生协、流动办联合在佳县驻榆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事处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示范点,举行了“‘把健康带回家\’流动人...

佳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