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北红枣需要“重新定位” ——访省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范彪

陕西日报 2017-11-09 08:21 大字

本报记者韩秀峰程刚

采访归来,就陕北红枣产业“遇冷”问题,记者采访了省林业重点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范彪。

谈到陕西省枣业的发展情况,范彪介绍,黄河大峡谷沿岸,属于我国红枣最佳适生区之一,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尤其是陕北黄河沿岸6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形成了总面积近300万亩的红枣产业带,占陕西省红枣总面积的90%以上。陕北的佳县、清涧、延川以及渭南市的大荔县,均被国家林业局冠名为“中国红枣之乡”。在这些闻名全国的红枣重点产区,佳县油枣、清涧木枣、大荔冬枣等优良红枣品种先后被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等部门命名和认证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地理标志产品,成为陕西省黄河沿岸地区林业产业发展以及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资源。

对陕北红枣市场近年来面临的严峻局面,特别是一些主产区,由于连年出现红枣严重滞销,不仅给地方经济带来影响,也伤害了广大群众发展红枣产业的积极性。各地红枣林地撂荒现象逐年增多,严重影响了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情况,省林业厅及有关部门也很清楚,他们曾多次深入陕北红枣产区进行考察,也进行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一直在探寻破解困境的办法。

范彪说,调研中发现,曾经以陕北红枣为基础制定的“红枣等级标准”,如今却成了制约陕北红枣发展的瓶颈。这个已经执行了近50年的行业标准,最大的问题就是“重表象轻品质”,红枣等级按“个头大小”评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曾进行过专项研究,通过科学手段对陕北红枣和外省红枣进行成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陕北红枣有20余项营养指标远远高于外省红枣,但外省红枣凭借“块头大”的优势,一直在等级评定上占尽优势。这使得陕北红枣不论从等级上还是价格上,逐渐丧失了竞争优势,在一些地方甚至被彻底逐出市场。

佳县的油枣虽然因其品质极佳,被国内多家中医药企业作为“药用枣”定点采购,但由于“药用枣”至今没有行业标准,使得油枣的特殊地位无法得到市场认可,价格也就卖不上去,甚至不及一些外省红枣售价的十分之一。

由此可见,陕北红枣产业要想突破困境,寻找发展出路,首先要“重新定位”,通过重新制定科学的行业等级标准,来体现陕北红枣的优良品质,掌握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同时范彪也呼吁,陕北红枣产业应当多借鉴“大荔冬枣”成功的发展模式,加速黄河沿岸地区的低产、低效枣林改造和高产示范园区建设,鼓励农村通过“三变”改革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来弥补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再就是通过扶持和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产业发展,建设有影响力的销售集散地,向商品化、规模化要效益,使陕北红枣尽早走出低谷,重现辉煌。

新闻推荐

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高家堡

神木古城高家堡延安日报记者樊小帅摄延安日报记者樊小帅黄土高原,陕北之北,一座安静了千年的古镇,因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这里选景拍摄而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为世人所关注。那么,高家堡这座平凡的古...

佳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