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赶超越·银行在行动制订方案建机制 精准发力助脱贫 ——农行佳县支行扶贫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彭宏国
今年以来,农行佳县支行严格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寻求和搭建“政府增信”平台,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信贷条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力发放扶贫贷款;同时组建驻村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深入农村,脚踏实地搞服务,依据村情开展扶贫工作,深入调研,不断总结扶贫经验。经过各条线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受到一致好评。
定方案建机制,搭建政府增信平台
为了尽快落实好上级行关于金融支持“***”各项方针政策,农行佳县支行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精心安排部署***各项工作。
支行班子成员多次与县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沟通,磋商合作事宜,相继起草并上报了《关于对金融支持佳县***贷款合作协议有关问题的请示》《关于对佳县金融支持***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在市分行的大力支持下,7月份成功引入了“政府增信”平台,与佳县财政局、扶贫办三方成功签订了《金融支持佳县***贷款合作协议》,并在农业银行佳县支行保证金账户存款500万元,为金融支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行依照银监局和总、省行相关文件精神,建立了尽职免责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并出台了《佳县支行关于进一步明确扶贫贷款有关尽职免责问题的通知》《佳县支行***工作考核办法》,极大地鼓励和调动了信贷条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进一步做好***工作创造了条件。
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基层谋划新思路
为了金融支持***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使贫困户能积极主动配合,提高效率,农行佳县支行抽调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老农行人精神,深入基层农村,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该行多次组织人员到基层下乡宣讲,先后到佳县螅镇、坑镇、通镇、王家砭镇、上高寨乡赵大林村等进行重点宣讲10余次。工作组每到一处,都要召开群众大会,悬挂横幅,召集相关重要骨干人员,特别是对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村主任等骨干人员进行宣讲培训,确保相关文件精神得以快速传导,起到了主流传导作用。
该行工作组先后到各村镇、集会散发宣传单3万多份,通过传统宣传手段和现代化微信宣传相结合,对农业银行***及信贷业务办理常识进行宣传;建立乡镇干部微信群,及时沟通、及时传达***相关政策精神、信贷业务办理常识,为***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通过政府基层机构平台积极宣传,制作和发放扶贫贷款“明白卡”,使农业银行金融支持“***”信贷政策家喻户晓。
包抓贫困村,多措并举扶持贫困户
今年,农行佳县支行包抓包扶佳县息镇马蹄塌村。该村地理地貌全部是山岭丘壑,自然条件极差,农民主要以红枣以及少量农作物等为主要收入来源。该行组建了驻村工作队,选派了第一书记,并让佳县支行部门经理以上人员与马蹄塌村32户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
帮扶以来,该行领导亲自带队,多次深入该村,调研贫困原因,制订帮扶计划。一是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筛选、逐户制订计划,实现***目标。目前已经筛选出有信贷需求的贫困户20户,作为信贷支持对象,进行信贷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因孩子上学等原因造成的短期经济困难,走出困境。二是做好贫困户的档案资料整理工作。佳县支行驻村工作队入驻以来,克服了自身生活上的困难,对所有贫困户逐一建立档案资料,结对帮扶,其中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包6户,部门经理每人包4户,准确计算贫困户收支情况,入户挂明白卡,与贫困户合影照相,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三是为该村办公室购置了办公桌椅、沙发、床、冰箱等生活必需品,改善了村办公环境和生活条件。四是为贫困户争取了微耕机、三轮车、粉碎机、彩钢房和入户道路的硬化,协助部分贫困户子女减免学费。
加快贷款发放,继续扩大贷款规模
为了实现既定目标,农行佳县支行在扶贫贷款的发放过程中,坚持以“上规模、把质量、控风险”为基础,采取多种策略,加快了扶贫贷款的发放进程。
为了使农民少跑路、少开支,该行专门抽调4名客户经理,采取整村推进、“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不畏艰辛酷暑,为贫困户集中办理小额农户扶贫贷款。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成功发放小额农户扶贫贷款251笔,金额1234万元;受理扶贫贷款资料75户,已上报资料86户,至9月20日,共发放扶贫贷款407户,余额达2011万元。随着***工作的大力推进,四季度,除了对单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直接发放外,还将通过对产业带动模式下的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继续扩大扶贫贷款规模,至年末实现5000万元的目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程靖峰“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马上来。”如今,北起府谷墙头乡,南至渭南华山,一条全长828.5公里、纵贯南北的“高颜值”公路在晋陕黄河大峡谷中蜿蜒前行。8月28日,沿黄观光路通车典礼在韩城...
佳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佳县这个家。